![]() |
|
|
||||||||||||||||||
專題推薦: 老年疾病 生活技巧 家居用品 裝修建材 家用電器 家庭藥箱 外出旅游 局部減肥 心理疾病 眼眉整形 水果健康 美食做法 食材大全 小吃做法 食療功效 飲食知識 |
苗醫認為,毒、虧、傷、積、菌、蟲是導致人體生病的六種因素,簡稱六因。而六因歸根結底都要用產生毒害力的方式才能導致人體生病,所以苗醫素有“無毒不生病”之說。如常可遇到的風毒、冷毒、火毒、氣毒、水毒、鹽毒等。診斷疾病是通過把脈、聽聲、觀察顏色、詢問病情,用手觸、摸、扣、打、刮、按、搬、量等傳統方法,觀察人體皮膚的顏色,精神的變化,體溫、脈搏、呼吸、心跳、血壓、語音反射功能等方面的異常,觀察身體的汁水、尿液、血氣、病原體等致病物以及指紋、舌象、目色、鼻竅、咽喉、耳道、肛門、尿口、淋巴、筋骨皮肉的形態結構變化等。
在索取到可靠的診斷依據后,就開始整病。整病必須遵循治病原則,如失水的病人,就必須補液;腸梗阻,治療當用趕毒法而不能用止塞法;心力不足,應當用補心的方法,假若使用退火的藥物去治療,使心力更虧,就會出現血壓下降、循環衰竭、腦架失養、本命無依等危急病征。
苗醫用藥多是植物藥、動物藥及少量礦物藥。藥的特征歸納起來有熱、冷和不熱不冷三種;熱藥可治冷病,冷藥可治熱病,和藥可補體質、治虧損病。藥物的“結構素質”決定藥力及藥性:“質粘者易消化,補氣力,清頭腦;質糯者難消化,強筋生血,易傷肚;質沙者好吃,補血肉,和血脈,較難消化,容易產生多屁;質面者糊口,補肉補氣,利關節,較易消化,多食令人胃弱……”。
苗藥對采制有一定要求。植物藥在有效成分富足時采集。如根類藥宜在植株茂盛至翌年抽苗前采集,莖葉宜在生長旺期,花類宜在待放時,果實在初熟間,芽力求嬌嫩鮮美,皮類以漿汁富足為好,魚、蝦、蟲、獸要辨別真假,腐敗者不能入藥;礦物、金屬宜剔凈雜質。藥物制作包括一般加工、炮制、提煉、合成及劑型改革等。
苗醫用藥配方有兩個法則,配單不配雙及三位一體。配單不配雙,就是只用1,3,5,7,9之類成單的藥物種數配方,而不用2,4,6,8之類成雙的藥物種數配方。三位一體,就是領頭藥、鋪底藥、監護藥三類藥物共組成方。領頭藥,是針對病情起主要作用的藥;鋪底藥,是對領頭藥有相資作用或對身體有補益作用的藥;監護藥,是緩解領頭藥、鋪底藥的劣性和毒副作用,督促共達病所的藥。這三類功用藥與別的藥物共配成方,形成三位一體,才能發揮藥物的良好療效。因此,在選藥配方時,在選藥上、用藥分量上、制作方法上以及服藥方式、禁忌事項等方面,都要注意發揚事物之間的良性關系,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
苗醫對疾病的命名及分類
苗醫對疾病的命名具有樸素、生動的形象思維特點,他們根據疾病外觀征象,多以動、植物形象、聲音、金屬色澤等取類比象命名,如雙上肢抽搐象鷂鷹閃翅的叫“鷂子經”,膝關節紅腫發亮、形如貓頭的叫“貓頭證”,色形如高梁的“高梁痘證”,色澤如銅、鐵的“銅療”、“鐵療”等。另有以主癥、病因、病變部位命名或互為結合命名的,如“米黃證”、“雪皮風證”、“寒風經”、“白口菌”、“男色證”,“月家樂證”等。
在苗族醫生中流行著“病有一百單八證”的說法,但因地域及分支的不同,有將一百單八證分解為“三十六經、七十二證”、有叫“三十六證、七十二疾”、或稱“四十九證、四十九翻、十丹毒”,據說這些數字只是為了應一百單八的概念,并非確切的定數。一般來說,苗醫是根據各種疾病的某些共同屬性而將疾病進行歸類,分為經、證、翻、龜、小兒胎病、新生兒抽病、丹毒、疔、癀、花、瘡等類。
苗醫治病十六大法
趕毒法,敗毒法,攻毒法,止痛法,冷療法,熱療法,提火法,退火法,止瀉法,健胃法,幫交環法,補體法,表毒法,退氣法,止塞法,解危法。這苗醫治病的十六大法,是針對十六種病候而立。趕毒法治療積毒病候,敗毒法治療雄毒病候,攻毒法治療惡毒病候,止痛法治療疼痛病候,冷療法治療急熱病候,熱療法治療急冷病候,提火法治療內冷病候,退火法治療火毒病候,止瀉法治療瀉肚病候,健胃法治療胃弱病候,幫交環法治療交環不和病候,補體法治療虧損病候,表毒法治療風冷氣水毒草病候,退氣法冶療氣壅病候,止塞法治療外漏病候,解危法治療危急病候。
苗族保健
飲食療法:根據不同季節食用某種食物或飲料達到一定的保健或治療作用。如清明節前后采摘清明菜洗凈,加入糯米飯中做成“清明粑”蒸熟食用,可以清熱解毒或治勞傷筋骨疼痛;夏日則常以酸菜、酸湯為菜肴或飲料,可生津解暑、開胃止瀉;冬臘月則釀制糯米甜酒食用活血行血、補體御寒。另外還有“熱羊冷狗”之說,認為羊肉尤其是羊肝具有清熱瀉火之功,夏天適當食之可瀉熱清暑,冬季則食狗肉能補虛御寒、強筋健骨。
體育療法:苗胞常利用節日或農閑時間,以家具或農具作體育運動器材,舉行拳、棍、刀、弩、叉術及板凳舞、猴兒鼓等項目比賽或表演,既娛樂了情志又鍛煉了身體,起到了增強體質、防病治病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