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蛔蟲癥
二.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不可隨地大便。蛔蟲病的傳播途徑為蛔蟲排出的蟲卵隨大便排出體外,繼而污染周圍環境,又可污染蔬菜瓜果等。一旦吞食,即可感染。要做到飯前……
二.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不可隨地大便。蛔蟲病的傳播途徑為蛔蟲排出的蟲卵隨大便排出體外,繼而污染周圍環境,又可污染蔬菜瓜果等。一旦吞食,即可感染。要做到飯前便后洗手,勤剪指甲。兒童不要吮吸指頭。
一.注意飲食衛生,不吃不潔的生冷食物,生食的蔬菜瓜果一定要洗凈后才能食用。
[蛔蟲癥預防]
應禁食,胃腸減壓,解痙止痛,補液,糾正失水及酸
中毒,服豆油及花生油60ml,有松解蛔蟲團的作用。
腹痛緩解后驅蟲。并發腸壞死、穿孔、
腹膜炎及完全性
腸梗阻者應及時手術。
原則為解痙止痛,早期驅蟲抗感染。阿托品0.5mg加異丙嗪25mg,肌注或靜滴。蛔蟲大多從膽道退出。驅蟲可用阿苯咪唑或甲苯達唑口服。發熱者適當應用抗感染藥物。ERCP有診斷及取蟲效果。并發急性化膿性
膽管炎、
肝膿腫、出血壞死性
胰腺炎者需外科治療。
⒉ 膽道蛔蟲病治療
左旋咪唑 成人150—200mg,頓服。偶引起
中毒性腦病,應慎用。
哌嗪 有抗膽堿能作用,使蟲體肌肉
麻痹。成人3g,兒童每次80—100mg/kg,空腹或晚上1次頓服,連服2日。肝、腎疾病及
癲癇患者禁服。一次治愈率70%—80%。
噻嘧啶 廣譜驅線蟲藥。成人500mg,頓服。兒童每次10mg/kg,頓服。孕婦、肝、腎、心臟疾病患者暫緩給藥。
苯咪唑類 是廣譜驅線蟲藥。阿苯達唑400mg,頓服。甲苯咪唑為C型晶體微粒劑,500mg頓服。2—4日可排除蛔蟲。療效均達90%以上,一般無副作用。
⒈ 驅蟲治療
[治療蛔蟲癥]
⒊ 蛔蟲性腹膜炎 蛔蟲可穿過小腸壁進入腹腔,引起
腹痛、腹脹、全腹壓痛等
腹膜炎癥狀。手術時可發現蛔蟲及蟲卵
肉芽腫。
⒉ 腸道并發癥 表現為機械性
腸梗阻,多為不完全性。陣發性臍周痛,頻繁嘔吐,明顯腹脹,腸型及蠕動波。腹部觸及條索狀腫塊為本病特征。X線腹平片見液平面與腸充氣。梗阻時間過長可并發腸穿孔、
腸扭轉。蛔蟲鉆入闌尾可引起
闌尾炎。
并發癥
絕大多數病例無任何癥狀。兒童常有腹痛,為臍周不定時反復
腹痛,無壓痛及腹肌緊張,伴食欲減退、惡心、
腹瀉或
便秘,大便中排出蛔蟲。兒童有時有驚厥、夜驚、磨牙、異食癖。
⒉ 腸蛔蟲病
見于短期內生食了含有大量受精蛔蟲卵的蔬菜、瓜果者。潛伏期7—9日。出現低熱、乏力,少數伴
蕁麻疹或皮疹。
咽部異物感,陣咳,常呈
哮喘樣發作,痰少,偶爾痰中帶血絲,胸部聞及干羅音。胸片雙側肺門陰影增深,肺紋理增多,點、片狀或絮狀浸潤陰影,于1—2周消失。痰液檢查可有嗜酸性粒細胞與夏科—萊登晶體,偶發現幼蟲,病程持續7—10日,逐漸緩解。
⒈ 幼蟲移行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