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性論》:“治肝臟熱毒沖眼,赤障青盲翳腫。”
《本經逢原》:“青葙子,治風熱目疾,與決明子功同。……其治風瘙身癢,皮膚中熱,以能散厥陰經中血脈之風熱也。”
《本草正義》:“青葙,即雞冠花之同類。其子苦寒滑利,善滌郁熱,故目科風熱肝火諸癥統以治之。”
(一)青葙子配伍應用
配決明子二藥皆苦寒,入肝經,清肝明目。二藥相伍,共增藥效,用治慢性葡萄膜炎,視物模糊、眼前有暗影浮動者。
配桑葉、菊花:三藥均入肝經,清肝明目,桑葉和菊花又具疏風之長,三藥合用疏風清熱,外疏內清,大增清肝明目之效,漢肝經風熱之目赤腫痛、羞明多淚等有奇效。
配夏枯草、梔子青葙子與夏枯草皆入肝經,清肝火,梔子清瀉三焦之火是其所長。三藥相伍,清上至下,清肝熱之功倍增,用治肝熱所致的目赤腫痛、羞明多淚最宜。
配生地、玄參:青葙子有清肝、鎮肝之功,生地和玄參均有清熱養陰之長,三藥相伍,清肝火而養陰,治陽并治陰,是以陰中求陽,用治陰虛肝陽上亢所致的頭暈、頭痛最效。
配密蒙花:二藥皆入肝經,有清肝、明目、退翳之功,而密蒙花味甘,甘以補血,肝血足而諸證無不愈矣。二藥相須為用,可大建奇功,用治肝熱眼病無不宜。
(二)青葙子治病驗方
青葙子,桑葉,菊花,木賊各3錢,龍膽草1錢,用水煎后服用。治肝熱目赤腫疼,畏光流眼淚,頭脹頭疼。
青葙子,谷精草各5錢,用水煎后服用。治目生翳膜,視物不清。
青葙子,密蒙花,菊花各3錢,用水煎后服用。治急性結合膜炎,目赤羞明。
高血壓:青葙子30g。水煎兩回,取汁混勻。分三回服,療程為1星期。
痧脹:青葙子全草20g,腐婢,仙鶴草各15g。水煎,分兩回吃飯前服。
女性外陰瘙癢:青葙子莖,葉各100g,苦參50g,千里光30g。煎水熏洗患處。
月經過多:青葙子60g,瘦豬肉90g。水煎,喝湯食肉。
風熱皰疹:青葙子莖葉適量的。水煎洗患處。
風火赤眼,眼生白翳:青葙孔5g,白菊花10g,蟬衣3g。用水煎后服用。
視網膜出血:青葙花60g。水煎去渣,熏洗患眼。
頭疼眼花,眉棱骨痛:青葙子10g,蓮蓬三個,夏枯草15g,野菊花6g。水煎,分兩回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