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選擇中藥時,只有了解了它的功效與作用才可以更好的應用,土白蘞是一味常見的中藥,它味苦,性寒,在臨床上,土白蘞可以治療多種疾病,那么,你了解土白蘞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嗎?它究竟可以治療哪些疾病呢?我們一起來看下面的介紹吧!
土白蘞的功效與作用
【性味】
甘苦,寒。
①《生草藥性備要》:味苦,性寒。
②《嶺南采藥錄》:味甘苦,性寒。
③《南寧市藥物志》:辛苦,寒。
【歸經】
《泉州本草》:入肺、肝、脾三經。
【功能主治】
清熱化痰,利濕,散結消腫。治熱咳,痢疾,淋病,尿路感染,酒疸,風濕痹痛,喉痛,目赤,濕疹,癰腫。
①《生草藥性備要》:治癱瘓四肢無力,浸酒。補血,產后燉雞食。治酒頂,消小腸氣發,敷惡瘡。
②《嶺南采藥錄》:治酒疸;又治風癱,能化痰,并治身中四肢不安,以之浸酒。
③《陸川本草》:拔毒生肌,治瘡癰,潰瘍。
④《南寧市藥物志》:清熱,解毒,散結,止痛。治熱咳及瘰疬大瘡。
⑤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治尿路感染、結石,小兒疳積,咽喉腫痛,腮腺炎,急性結膜炎,濕疹,痔瘡癤腫。
⑥《云南中草藥》:養陰清熱,解毒。治熱病口渴,瘡瘍,毒蛇咬仿,痢疾。
⑦《昆明民間常用草藥》:消炎化痰,排膿消腫,養胃生津。治咽喉發炎,肺熱咳嗽,消渴,乳腺炎。
清熱利濕,治肺熱咳嗽,熱淋,石淋、痢疾、酒疸,風濕痹痛。
解毒消腫,治喉痛咽腫,癰腫,瘰疬大瘡,痄腮,毒蛇咬傷。
補血消積,治小兒疳積。
【土白蘞的臨床應用】
治療感染性炎癥茅瓜根去粗皮研細粉,每次1~2錢(小兒酌減),日服1~3次;或用冷開水調藥粉外擦患處,每日1~3次。
治療急性腸炎、膽道蛔蟲并發感染、燙傷并發感染、牙齦炎、扁桃體炎、泌尿道感染,毒蛇咬傷等計140例,治愈130例,無效10例。
應用過程中,未發現明顯副作用。
對于辨證屬熱者療效較好,屬寒者療效較差。
高溫會影響藥物療效,宜陰干研末冷開水送服。
土白蘞的選方
退暑熱:鮮土白蘞清水煎代茶,每次二至三兩。
治關節痛風及風痹筋急:土白蘞曬干研末,每次一錢,泡酒服。
治癰疽疔瘡、凍瘡:土白蘞曬干研末,調茶油敷。(①方以下出《泉州本草》)
治癰瘡癤腫,咽喉腫痛,結膜炎,淋巴結核:茅瓜根五錢至一兩,水煎服。
外用鮮根搗爛敷患處。(《廣西中草藥》)
治毒蛇咬傷,蜂窩組織炎,濕疹,瘡癤:老鼠黃瓜根五錢,煎服。 外用鮮葉搗敷或煎水洗。(《云南中草藥選》)
治痔漏:茅瓜鮮塊根一兩,酌加豬大腸,水煎服。 (《福建中草藥》)
【各家學說】
《生草藥性備要》:“治癱瘓四肢無力,浸酒。補血,產后燉雞食。”“治酒頂,消小腸發氣,敷惡瘡。”
《嶺南采藥錄》:“治酒疸。又治風癱,能化痰,并治身中四肢不安,以之浸酒。”
《陸川本草》:“拔毒生肌,治瘡癰,潰瘍。”
《南寧市藥物志》:“清熱,解毒,散結,止痛,治熱咳及瘰疬大瘡。”
《云南中草藥》:“養陰清熱,解毒。治熱病口渴,瘡瘍,毒蛇咬傷,痢疾。”
《昆明民間常用草藥》:“消炎化痰,排膿消腫,養胃生津。治咽喉發炎,肺熱咳嗽,消渴,乳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