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名字中含有草字,但絕對不是一種普普通通的草,在以前,草經常被大夫們當成藥材,在危機時刻,能救人一命,地耳草是一種一年或者多年生的植物,莖,可能是單生也可能是呈簇生長,無柄,苞片特別小和葉等長,花瓣一般是白色、淡黃到橙黃色,形狀常呈橢圓或長圓,花期一般是3個月,果期少則6個月,多則10個月,你現在知道地耳草是什么了么?
①治療急、慢性傳染性肝炎,用干草制成濃煎劑,成人每日用生藥1.5兩,小兒1歲以下3錢,1~3歲5錢,3~7歲8錢,7~10歲1兩,10~13歲1兩2錢。煎液加糖分2次口服,連用20天。凡有發熱的病例均在1周內退熱,嘔吐、厭食等癥狀的消退較滿意,約一半病例在10天內黃疸消退,但肝功能檢查的改變不大,肝腫回縮亦不夠理想。治療中未發現副作用。曾用全草制成注射液(每毫升相當于生藥2克),治療兒童急性傳染性肝炎100例,每日1次肌肉注射2毫升,14天為一療程,必要時用2個療程。結果顯效95例,好轉2例,無效3例;對81例遷延性肝炎及15例慢性肝炎,每次肌注2毫升,每日2次,輔以維生素乙、丙,有效率約70%。
②治療傷寒及副傷寒,取干草1~5兩切碎,水煎2次,兩次煎液合并,分3次口服,10天為一療程。治療44例,除3例無效外,其余均有效。體溫于1~14天降至正常,平均退熱天數為7.2天。雖然效果較氯霉素對照組稍遜一籌,但藥用量安全度較大,未見不良反應。
③防治感冒預防,用干草5錢,水煎2次,混勻,2次分服,連服6天。共觀察150人,結果發病12例,發病率占8%;而對照組250人中發病者有60人,發病率達24%。且地耳草從服藥第2天后發病率就逐天下降,無副作用。另外治療10例感冒病人,也有一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