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種各樣的西藥被人們認識到,除了見效快之外,是只治療表面不深層次治療,而且副作用是相當大的,對排毒的腎功能等方面傷害極大,是藥的三分毒就是針對西藥而言的,知道了這些后,選擇吃中藥治療疾病的人們越來越多,中藥雖然見效較慢,但是對于除病根,不損身體這個大優勢來說,還是很好的,多了解下中藥材的功效作用吧,了解下是什么谷精草?
谷精草為谷精草科植物谷精草的干燥帶花蕾的頭狀花序。主產于浙江、江蘇、安徽、江西、湖南、廣東、廣西等地。秋季采收,將花序連同花蕾拔出,曬干,切段。生用。本品始載于宋《開寶本草》,李時珍謂:"谷田余氣所生,故曰谷精"。又謂:"此草收谷后,荒田中生之,江湖南北多有。一科叢生,葉似嫩谷秧。抽細莖,高四五寸。莖頭有小白花,點點如亂星。九月采花,陰干。云二三月采者,誤也"。他認為谷精草用于明目退翳之功,似在菊花之上。
谷精草常用于風熱所致的目赤腫痛,羞明流淚,常與白蒺藜、木賊草、密蒙花等配伍;如風熱較甚,肝火偏旺,痛較劇烈,眼胞紅腫難開者,可與荊芥穗、菊花、草決明、龍膽草等同用以加強疏風散熱,清肝明目之功。用于風熱頭痛、鼻淵、牙痛齦腫及皮膚風疹瘙癢,常與蔓荊子、白芷、細辛同用,以祛風通絡、止痛開竅。
谷精草還以治療鼻淵,亦可與銅綠、消石研末吹鼻;牙齦腫痛,可用白面調敷痛處。谷精草甘辛走行上焦,直達巔頂,善于疏散頭部風熱,而無寒涼遏抑之弊,其明目退翳之功優于菊花,長于治風熱外襲、風重于熱之目不明實證;密蒙花甘以補血、寒以清熱,養血明目,專在治本,與谷精草之偏治風熱不同,二者合用,標本同治,明目退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