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倆都有高雅純凈的紫色果實,別看每一顆的果實個頭不大,它們擁抱在一起,效果還是很驚艷的;它倆分別是白棠子樹和紫珠,很多人以為它們是同一種,可是雖然外形相似度極大,但仔細觀察二者并不是同一物種,因為它們的形態特征、生境分布、主要價值等方面來說,白棠子樹和紫珠還是有著很大的不同;這里,就為你介紹白棠子樹和紫珠的區別是什么。
形態特征上,白棠子樹多為分枝的小灌木,高約1-3米;小枝纖細,葉倒卵形或披針形,長2-6厘米,寬1-3厘米,頂端急尖或尾狀尖,邊緣僅上半部具數個粗鋸齒,表面稍粗糙,背面無毛,密生細小黃色腺點;子房無毛,具黃色腺點。而紫珠而高約2米;葉片卵狀長橢圓形至橢圓形,長7-18厘米,寬4-7厘米,頂端長漸尖至短尖,邊緣有細鋸齒,表面干后暗棕褐色,有短柔毛,背面灰棕色,密被星狀柔毛,兩面密生暗紅色或紅色細粒狀腺點;子房有毛。
生境分布來看,白棠子樹原產于我國,分布于山西西部、山東、河南、北京、河北等,海拔500m以下低山區的溪邊的山坡灌叢中。長江流域及以南亦有分布;生長習性上喜光,耐蔭,喜溫暖濕潤氣候,較耐寒。喜深厚肥沃的土壤,萌芽力強。而紫珠生于海拔200-2300米的林中、林緣及灌叢中。喜溫、喜濕、怕風、怕旱,適宜氣候條件為年平均溫度15-25℃,年降雨量1000-1800毫米,土壤以紅黃壤為好,在陰涼的環境生長較好。紫珠萌發條多,根系極發達,為淺根樹種。
而在價值上看,紫珠和白棠子樹都具有裝飾、觀賞等效果,但白棠子樹還具有紫珠不具有的藥用價值。白棠子樹根可治關節酸痛,外傷腫痛;莖葉可提取芳香油,葉也可用作止血藥。全株供藥用,治感冒、跌打損傷、氣血瘀滯、婦女閉經、外傷腫痛:葉可提取芳香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