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黃蟄蟲丸,一般看到什么什么丸不用猜,一定是藥物的名稱了,既然是藥物的話,就有它特殊的療效了,一個人如果沒有用過這種藥物,是不太會有機會知道它是什么或者是這種藥物有什么療效;因此知道大黃蟄蟲丸的人非常的少,所以今天我們要來講的就是大黃蟄蟲丸功能主治是什么。
配方,熟大黃 300g 土鱉蟲(炒) 30g 水蛭(制) 60g虻蟲(去翅足,炒)45g 蠐螬(炒) 45g 干漆(煅) 30g桃仁 120g 苦杏仁(炒) 120g 黃芩 60g地黃 300g 白芍 120g 甘草 90g。
大黃是多種蓼科大黃屬的多年生植物的合稱,也是中藥材的名稱。在中國地區的文獻里,“大黃”指的往往是馬蹄大黃。在中國,大黃主要作藥用,但在歐洲及中東,他們的大黃往往指另外幾個作食用的大黃屬品種,莖紅色,氣清香,味苦而微澀,嚼之粘牙,有砂粒感。秋末莖葉枯萎或次春發芽前采挖。除去細根,刮去外皮,切瓣或段,繩穿成串干燥或直接干燥·中藥大黃具有攻積滯、清濕熱、瀉火、涼血、祛瘀、解毒等功效。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2丸,一日1~2次。禁忌,孕婦禁用;皮膚過敏者停服。
功能主治,活血破瘀,通經消癥瘕。用于瘀血內停所致的癥瘕、閉經,盆腔包塊、子宮內膜異位癥、繼發性不孕癥,[1] 癥見腹部腫塊、肌膚甲錯、面色黯黑、潮熱羸瘦、經閉不行。
適應癥狀,閉經,月經失調。1、有效降低轉氨酶,保護慢性肝損傷,促進體內血液吸收。增強肝細胞代謝,促進膽汁的分泌與排泄。增強機體免疫能力,使白蛋白升高,球蛋白下降。增強網狀內皮系統的吸附功能和白細胞的吞噬能力。活血破瘀、祛瘀生新,促進瘀血腫塊的消散和吸收。改善微循環,增加心肌營養血流量,降低血液粘度,抑制血栓形成和血小板聚集,增加纖維蛋白溶解酶活性。抑制膽固醇,甘油三脂合成,阻止膽固醇在肝臟的沉積和在血管壁上的沉積,抗動脈粥樣硬化。有顯著的鎮靜、鎮痛、抗驚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