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菔子,聽起來很高大上的名字,其實就是蘿卜的種子,可以生用或炒用,中藥多用炒萊菔子,用時需要搗碎;萊菔子的作用主要為消食,行氣,除脹,也有降氣化痰的作用,可以治療飲食積滯,脘腹脹痛等;了解炒萊菔子的禁忌,有利于我們更好的適用藥物,那中藥炒萊菔子的禁忌有哪些呢?下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
萊菔子擅長消食化積、除脹行滯,尤以消面積食滯為特長。凡食積氣滯而見噯腐吞酸,甚至腹脹疼痛者尤為適宜。常配伍山楂、神曲、半夏、陳皮等同用。小兒便秘,用炒萊菔子研極細末,每次取5—9克,加白糖適量沖泡后飲用,較小的嬰幼兒可減量拌奶粉或稀飯食用,發揮潤下通便的作用,易為小兒接受。
萊菔子味辛能行能散,降氣化痰,對肺氣不降之咳喘尤為適宜,常與白芥子、紫蘇子等配伍。萊菔子可消除“誤服補劑”所出現的一些不良反應。中醫認為,人參不能和萊菔子一起服用。人參補氣易壅滯,萊菔子順氣易化氣,所以藥力容易抵消或發生不良反應。現代研究發現,萊菔子有降壓及抗炎作用,對鏈球菌、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大腸桿菌、痢疾桿菌、傷寒桿菌及多種致病性皮膚真菌均有抑做法用。還可用于治療骨質增生、濕疹、小兒疳積、子宮功能性出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