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非常可愛的動物叫做穿山甲,我們都在小時候的動畫片里看見過它,都知道它是有著非常堅硬盔甲的一種動物,所以叫它穿山甲;你們知道有一種植物叫做穿山龍嗎?沒錯,它是一種植物,而非動物,它又是因為什么才有了穿山龍這個名字的呢?一起來看看,中藥穿山龍的作用是什么呢?
穿山龍,別名穿龍薯蕷、野山藥、串地龍、地龍骨、雞骨頭、龍萆。多年生纏繞草質藤本,根莖橫走,栓皮呈片狀脫落,斷面黃色。莖左旋無毛。葉互生掌狀心形,變化較大,全緣。花單性異株,穗狀花序腋生,雄花無柄,花被6裂,雄蕊6,雌花常單生,花被6裂。蒴果倒卵狀橢圓形,有3寬翅。種子每室2枚,生于每室的基部,四周有不等寬的薄膜狀翅。
花期6~8月,果期8~10月。生于山坡林邊、灌木林下及溝邊,主產遼寧、吉林、黑龍江、河北、內蒙古、山西、陜西。作藥物為其根莖,有舒筋活絡,祛風止痛之功效。
治腰腿酸痛,筋骨麻木:鮮穿山龍根莖二兩,水一壺,可煎用五,六次,加紅糖效力更佳。治勞損:穿山龍五錢。水煎沖紅糖、黃酒。每日早、晚各服一次。治大骨節病,腰腿疼痛:穿山龍二兩。白酒一斤,浸泡七天。每服一兩,每天二次。
治閃腰岔氣,扭傷作痛:穿山龍五錢。水煎服。治瘧疾:火藤根三錢,青蛙七、野棉花各二錢。發病前水煎服。治癰腫惡瘡:鮮火藤根、鮮薴麻根等量。搗爛敷患處。治慢性氣管炎:鮮穿山龍一兩。削皮去根須,洗凈切片加水,慢火煎二小時,共煎二次,合并濾液,濃縮至100毫升。分早晚二次服,十日為一療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