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我們日常生活中很多食物,甚至是一些動物的糞便都能夠作為中藥來治病救人,比如很多人養過的蠶寶寶,它的糞便稱為蠶砂,具有祛風除濕、活血通經等功效,蠶的食物是新鮮的桑葉,我們知道桑葉也是中藥,那么為桑葉輸送養分的桑枝是中藥嗎,今天的文章就來向大家介紹一下桑枝。
中藥桑枝簡介
中藥桑枝,別名又叫桑條、嫩桑枝、炒桑枝、炙桑枝、酒桑枝、酒炒桑枝、老桑枝等,為桑科植物桑的干燥嫩枝。春末夏初采收,去葉,曬干,或趁鮮切片,曬干。本品呈長圓柱形,少有分枝,長短不一,直徑0.5~1.5cm。表面灰黃色或黃褐色,有多數黃褐色點狀皮孔及細縱紋,并有灰白色略呈半圓形的葉痕和黃棕色的腋芽。質堅韌,不易折斷,斷面纖維性。切片厚0.2~0.5cm,皮部較薄,木部黃白色,射線放射狀,髓部白色或黃白色。氣微,味淡。
中藥桑枝的功效作用
【功能主治】具有祛風濕,利關節,行水氣的功效。治風寒濕痹,四肢拘攣,腳氣浮腫,肌體風癢。
1、祛風通絡:用于風濕手臂指麻木,常與威靈仙、防己、當歸等同用,如桑枝湯;若風濕熱痹,常與絡石藤、忍冬藤、地龍等同用,如桑絡湯;若用于治療白癜風,可用桑枝2500克、益母草1000克,文火煮2次,去渣,取汁再煎成稀膏,黃酒溫沖服,如白癜風膏。
2、利水氣,消浮腫:用于腳氣下肢浮腫,用桑枝60克,炒后水煎服。
【鑒別應用】桑枝與羌活,均可祛風除濕止痛而治療風濕寒痹,又善于走上而對上肢痹證尤佳,但桑枝無寒無熱,其性平和,可用于各種痹證;而羌活氣味雄烈性燥,易傷陰耗血,故血虛痹痛、陰虛痹痛忌用。
名家概述
1、《本草圖經》:療遍體風癢干燥,腳氣風氣,四肢拘攣。
2、《本草匯言》:去風氣攣痛。
3、《本草備要》:利關節,養津液,行水去風。
4、《本草撮要》:“桑枝,功專去風濕拘攣,得桂枝治肩臂痹痛;得槐枝、柳枝、桃枝洗遍身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