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睪也稱睪丸未降或睪丸下降不全,隱睪是指睪丸未能按照正常發育過程從腰部腹膜后下降至陰囊。可以為單側也可能雙側隱睪,據統計,早產兒的發病率高達30%,約80%的患兒在腹股溝區可摸到隱睪,約20%的患兒不易找到隱睪。發生隱睪后,當時對患兒沒有什么影響,但后果嚴重。睪丸是人體產生精子的器官,陰囊則是最適宜其正常生長發育的場所。若睪丸因種種原因未能達到陰囊而停留在其他部位,而這些部位的溫度及生化環境又不利于睪丸的生長發育,睪丸就會發育不全或根本就不發育,不能發揮生精生育功能,可造成生育能力下降或不育。
并非所有出生后陰囊內無睪丸的孩子都將發生隱睪,出生后6個月內仍有一部分孩子的隱睪能自行下降到陰囊。但一般出生后6個月隱睪仍未下降的話,自行下降的機會已經很少。出生后10個月仍為隱睪者應開始治療。
首先進行激素治療,常用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有效率達30-40%。激素治療的效果與隱睪所處的位置密切相關,位置越低效果越好。
激素治療無效時,應采取手術治療。為了將隱睪造成的損害降到最低,手術時機的選擇非常重要。有資料表明,經手術治療后的隱睪患者,其生育能力隨手術年齡不同而有很大差別:2歲前手術后生育率為87.5%,3-5歲手術后的生育率為57.1%,13歲后手術的生育率只為14.3%。可見,手術年齡對日后的生育能力有決定性意義。睪丸固定術應在1歲之后,2歲之前進行。現已證明,隱睪從2歲起就開始受到損害,所以手術年齡以2歲左右最為合適,也可提早,但絕不應過晚,以免錯失良機。
豐胸 保濕 美白 防曬 抗皺 控油 除痘 祛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