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我的寶寶聰明”、“我希望寶寶靈活、有動力”、“我的寶寶長得健康活潑,我最開心”……諸如此類種種想法,每個爸媽都會有。
不過,要實現這些想法,那對寶寶的培養就要從出生就開始,同時還要包括他周圍的環境,因為環境造化人,寶寶會因為環境而改變。
寶寶有秩序感
寶寶對位置、形狀、顏色,有他獨特的感覺。一種東西如果寶寶每次看到它都在固定的位置,就具有刺激的“反復作用”。
寶寶對環境的變化非常敏感,如有的寶寶看到自己熟悉的桌上突然放著一只紅包時,就會很明顯地表現出不愉快的情緒;有的寶寶當你為他洗澡時,一旦你由右邊抱起改為左邊抱起時,他就會像受到刺激一樣異常興奮;而有時當你給他換了一下椅墊位置時,他則會哇哇大哭等。
寶寶無緣無故突然啼哭、食欲不振,或發燒,大部分都是因為大人所未注意到的環境變化引起,它讓敏感的寶寶感覺有所變化。爸媽一定不可以認為寶寶們是在“無緣無故”地生事,而要仔細尋找周圍可能引起寶寶情緒、身體變化的因素,并加以改變。
所謂環境的變化,就是指寶寶感覺到熟悉的周圍環境和秩序遭到了破壞。當寶寶覺得原來很舒適的習慣,一旦變得不舒服時,他就會表現出很大的反感。
寶寶具有大人所遠不及的敏銳秩序感,他不單能認識每一事物的個體,而且還能直覺地領會事物與事物間的關系。大人應掌握寶寶的這一發育特點,千萬不可以因為一個無心的忽略,而將寶寶腦子里正在構筑的獨特秩序感破壞。而且這種秩序感,也是寶寶對環境安全程度的一種本能的判斷,是人類基本能力的一部分。
創設一個有教育價值的環境
常言說得好:近朱者赤。所以人們年幼時最容易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為寶寶創造良好環境,讓他們可以學習到好的東西,這實在是為人父母者的最大職責。
即使繼承了爸媽的遺傳因子,但在不同環境、由不同的人養育時,寶寶的個性會產生差異自然不必說,而就是連能力和天分也會產生很大的差別。
由于寶寶出生以后生活的環境千差萬別,結果對寶寶的智能產生了很不一樣的影響。這些因素由于是在寶寶的關鍵期發揮作用,所以,環境對寶寶的影響可能是終生的,而且相比之下,環境對寶寶的主導作用比對大人大得多。
雪白的房間對寶寶有害
每個做媽媽的,都喜歡把剛生產下來的寶寶放在滿是雪白天花板、雪白墻壁、隔離一切外來聲音的寧靜房間里撫養。但是事實上,完全沒有刺激的環境,對寶寶卻是有害無益。
寶寶智力的發育,因其生活的環境是否有刺激而有著顯著的差別。而帶有音樂的風車、有花紋的窗簾等,都是極有效的刺激促進物。
床邊不能冷清
當我們靠近剛出生的寶寶床邊,探看他的面孔時,常不禁會想到一個奇妙的問題:連頭還不能隨意擺動的小嬰兒,躺在床上究竟在看些什么呢?
這一時期的寶寶,還缺乏感覺印象。如果做爸媽的老讓寶寶這么躺著,就很難滿足他對感覺的需求。大人為了替寶寶解除這種被周圍環境所孤立的處境,他們興致一來就會在寶寶面前露個臉。這種作法對寶寶來講,就顯得有些勉強了。
從寶寶的角度來看,他們總是渴望從周圍的景象接受一些刺激,他喜歡盡量用眼睛盯著要看的景物,大人這時一定要設法滿足寶寶的這種好奇心。
對爸媽來講,與其拿著東西得意洋洋地在他眼前搖晃,不如給寶寶一個可以看到景觀的場所。
嬰兒房無須太整潔
一些愈是專心照顧寶寶的媽媽,她們愈愛收拾房子,把寶寶的周圍收拾得一干二凈。
這一方面是他們處于對寶寶的溺愛,另一方面是他們怕家里東西太多會給寶寶造成危險。的確,從學會爬到會走路這段期間的寶寶,其所作所為確實危險萬分,叫大人的神經一刻也不敢放松。他一年到頭不是弄翻玻璃花瓶,便是用嘴咬電線,或滾落床下,做媽媽的惟恐寶寶發生意外,便會小心翼翼地將所有能想到的危險物品,都從寶寶身邊移開。這種作法當然無可厚非。但若因此而使寶寶周圍像空屋般一無所有,或讓寶寶能觸摸到的東西,盡是一些堅硬物的話,結果也大多是負面的。
應該讓寶寶能用手接觸到東西,光是那種觸覺,對他而言就是一種可貴的體驗。因此,爸媽應該下意識地給寶寶各色各樣的刺激,諸如表面粗糙的、尖形突出物,或輕的、重的東西等等。
事實上,寶寶對周圍的物品感到稀奇而帶著好玩的心情去摸弄它,有時即便將它推倒、弄壞,這些都是他的探索心與創造性的表現。
那些在大人看來是毫無意義的甚至是有危險性的物品,對寶寶來說,卻能激發他的想象力,促進其智慧的成長,而且還有可能成為提升他們創意的重要刺激。
把房間弄亂,或是頭部撞到物品倒地,寶寶因此哭嚎的情形,在所難免。但這些“遭遇”對寶寶來說,卻是很好的體驗與教訓。
TIPS
不宜把房間收拾得過于潔凈,這并不意味著爸媽以此為借口而懶散地全然不顧房間的整潔,而讓室內亂七八糟。
豐胸 保濕 美白 防曬 抗皺 控油 除痘 祛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