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瀉是新生兒和嬰兒的常見病,發病的原因較多,除腸道病毒和細菌、非腸胃系統的傳染病灶等引起之外,因超量喂食而引起的過食性腹瀉也有相當的比例。
小兒過食性腹瀉在臨床上以過食物質的不同區分為三種:
一是碳水化合物過食。主要是過量攝入淀粉食品如米糊、米粉等造成胃腸內淀粉酶相對不足,導致腸內淀粉異常分解而引起發酵性消化不良,出現脹氣、嚴重腹瀉。這類患兒常常因為罹患了呼吸道感染或肺炎,醫生囑咐飲食盡量清淡些,不要過食脂肪和蛋白質,結果做媽媽的單純給予淀粉飲食,造成此類腹瀉。其臨床特點是每日排便數次至數十次,糞質粗糙,呈綠水樣或糊樣,量多,泡沫多,有酸臭味,有時可見糞便中有小白塊和多量的食物殘渣,或末消化的食物。
二是蛋白質過食。有些年輕父母認為小兒生長發育需要蛋白質而大量喂以蛋白食品,遠遠超過小兒的生理需要和胃腸負擔,于是腸內蛋白質異常分解,進而發生腐敗性消化不良。這種腹瀉的特點是:每日排便3-5次或更多,呈黃褐色稀水便,有刺鼻的臭雞蛋味。
三是脂肪過食。由于脂肪(包括動物性脂肪和植物性脂肪)進食量過多,大于胃腸消化力,從而引起腹瀉(又稱脂肪瀉)。其臨床特點是:每日排便3-5次或更多,呈灰白色稀便或糊狀,量較多,外觀似奶油,內含較多奶塊或脂肪滴,臭味較重。
小兒過食性腹瀉是喂養方式失誤造成的。年輕父母們應該對此有充分的認識,根據發生的原因調整嬰兒飲食的種類與數量。對于過食性腹瀉患兒首先應大體計算一下,按生理需求需要多少蛋白質、淀粉和脂肪,根據病情和消化功能,予以科學調整。實際上,小兒營養三要素的提供是有標準的。蛋白質:每乳喂養的嬰兒每日每公斤體重2克;牛乳喂 兒,每日每公斤體重3.5克。脂肪:嬰兒每日每公斤體重4克。淀粉:嬰兒每日每公斤體重12克。
對由于攝取營養過多而引起胃腸消化功能障礙所致腹瀉的患兒,應在限制進食的同時,補充適量維生素B1、B6及多酶片等,以幫助消化。不要認為小兒一腹瀉就是細菌所致而盲目濫用抗菌素。
豐胸 保濕 美白 防曬 抗皺 控油 除痘 祛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