潰瘍性口炎是由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鏈球菌、綠膿桿菌或大腸桿菌等感染引起的口腔炎癥。多見于嬰幼兒,常發生于急、慢性感染。長期腹瀉等機體抵抗力降低時,口腔不潔更利于細菌繁殖而致病。
【臨床表現】
口腔各部位均可發生,常見于唇內、舌及頰粘膜等處,可蔓延到唇和咽喉部。初起粘膜充血、水腫、可有皰疹,后發生大小不等的糜爛或潰瘍,創面覆蓋較厚的纖維素性滲出物形成的灰白色或黃色假膜,邊界清楚,易于擦去,擦后遺留溢血的糜爛面,不久又重新出現假膜。局部疼痛,淋巴結腫大。拒食、煩躁、發熱39℃~40℃。外周血象中白細胞常增高;創面滲出液涂片染色可見大量細菌。全身癥狀輕者約一周左右體溫恢復正常,潰瘍逐漸痊愈;重者可出現脫水和酸中毒。
【治療】
作好口腔護理,多清潔口腔,以0.l%~0.3%利凡諾溶液每日 l~2次漱口;1%~3%雙氧水,或1:2000高錳酸鉀液清洗潰瘍面,然后涂5%金霉素魚肝油、錫類散等。補充足夠的營養和液體,供給多種維生素;預防和糾正水、酸堿失衡;及時控制感染,針對病因選用抗生素治療。
豐胸 保濕 美白 防曬 抗皺 控油 除痘 祛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