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婚姻,憂喜參半。兩個人緣分天成,感情真摯。但是這樣的婚姻能經受住不同文化的沖擊嗎?有了孩子后,會在養育孩子的觀點上有沖突嗎?
這次接受采訪的3 位媽媽,分別嫁給了不同國籍的外國人,又有了漂亮、可愛的混血寶寶。讓我們隨著她們有趣的講述去拜訪一下她們的家,看看一個有外國人的家庭和我們的普通家庭有什么不同。
加拿大超級聰明爹
口述人:林菁菁,藝術家。
先生:加拿大人。大兒子小其,7歲,小兒子小又,5 歲半。
我先生小時候經歷過一次讓他終身難忘的搬家:他父母把家里的東西寄存在別處,然后把房子拆成零碎的木板和零件。又將這些零碎的東西運到湖邊他們新買的一塊地上重新組裝起來。整個過程讓他全程目睹及參與。
他和孩子
老公每次帶孩子出去,回來的時候 3 個人都會是一身泥水,還經常被剮破了衣服。但是他們會非常開心。老公不是在“陪”孩子玩,而絕對是和他們一起“瘋”。北京“非典”的時候,他難得有很多的時間留在家里,天天和孩子們摸爬滾打。至今想起,他仍然覺得那是他最快樂的時光。
老公也不光是帶孩子“傻”玩,他還是一個很聰明的老爸。那時候,小又半歲多,小其剛滿 2 歲。有一次我們出門,剛抱起小又,小其不干了,要求我們也抱著他。我一時沒想好怎么拒絕小其。老公已經蹲下跟小其“交涉”了:“好啊。爸爸可以抱著你。但是你要想好哦,是做‘Big boy’還是做‘Little baby’。要是你決定當‘Little baby’我就抱著你,但是你以后可就不能跟爸爸手拉手去商場買東西,也不能跟爸爸一起踢足球,也不能吃糖果……”說完,老公耐心地等著小其的選擇。小其當然不想失去“Big boy”的種種特權,選擇了自己走。
小其出生時我們在加拿大,那時沒人幫我們,真是手忙腳亂。老公晚上會幫我照看寶寶,但是他也會發牢騷:“他怎么老哭啊?我還要上班呀!”他還說過一句特別“經典”的話,他說他原來以為有了孩子,高興的時候就跟他玩,不高興的時候就讓孩子睡覺;結果他發現事實不是這樣,是孩子高興的時候才跟你玩,不高興的時候就哭!盡管這樣,當我意外地懷了第二個孩子后,他卻很堅決地讓我生下來。他并不覺得以前那些養育孩子的困難、尷尬給他留下了什么不愉快的記憶,而是覺得這些都很自然。
他和我
我曾經買過一個非常漂亮的水壺,有一次燒水的時候忘記關火,水壺蓋子上的那個“抓手”被燒化了。我沮喪了很久。老公看我這么難過,決定親手幫我做一個新的“抓手”換上。我半信半疑。他說:“你放心吧!我什么都會修。除了電腦的電路板和你的腦袋!”結果,他真的用木頭幫我做了一個新的“抓手”,經過細心地造型、打磨、上漆……水壺變得比原來還要完美。
我家里請了個小時工,他先給小時工認真地講解了一遍,比如哪扇窗橫擦幾下再豎擦幾下效果最好,也最節省時間,用什么濕度的布擦什么質地的家具……詳細之極、精確之極,把我和小時工都聽得目瞪口呆。他告訴我這是因為他小時候在麥當勞打工時接受過相關“訓練”。
他和我父母
我父母和我們一起住過一段時間,大家相處得很愉快。我老公很喜歡這種氛圍,覺得很溫暖。他覺得西方人的相處方式太冷漠了。但是他們也會有不一致的地方,比如我老公喜歡從冰箱里拿出牛奶、飲料直接就給孩子喝,認為孩子在冬天不用穿太多衣服……我父母就不同意。但是,這些都不是什么大矛盾,相互遷就一下就好了。
印度超級奶爸
口述人:朱佳昀,資深人力資源顧問。
先 生: 印度人,16 歲后在美國學習、工作。女兒 Anika gogoi,5個半月。
生寶寶之前,我一直擔心。要是老公不管孩子,我一個人可怎么辦啊?!
他和孩子
女兒剛滿月我就上班了,當然,大多數情況是只工作半天或幾個小時,但是有時要出差。一是因為公司很忙,另外我也閑不住,坐月子已經把我悶壞了。更重要的原因是我們家有個超級奶爸!我出來工作的時候就是老公一個人照顧寶寶。他的工作比較彈性,所以大部分時間能呆在家里。
他給寶寶喂奶、洗澡、換尿布、哄她睡覺、陪她玩……而且一直是他主要來做這些事。他也不覺得這有什么不正常,大部分西方人的家庭都是這樣的。因為他們沒有雇用保姆的習慣,照顧小嬰兒就是夫妻兩個人來分擔完成的事。當母親身體沒恢復或者繁忙時,父親就是嬰兒的主要照料人。
我們在寶寶滿月后就開始帶著她到處玩,和朋友聚會等等。外出的時候,都是老公抱孩子或者照顧她,有時我剛抱一會兒他就會主動地說:“你累嗎?讓我抱吧。該我抱了!”但是老公陪我們上醫院的時候,總是見到媽媽抱著孩子,或者是媽媽單獨帶孩子看病,即使爸爸在場,也多處在“ 旁觀”狀態。他曾好奇地問我:“為什么人家都是媽媽抱著孩子呢?爸爸呢?”我會糊弄他一下:“哦,也許爸爸忙吧!”不知道他要是充分了解了中國的大多數爸爸是不怎么照顧小嬰兒的這個現實后,會不會變“壞”。但是我想他不會,因為他是真心地愛孩子。他會在白天的時候把女兒放在胸口上睡覺,會拿著各種小卡片教她認東西,和她不停地說話,根本不管她能不能聽懂……
有時候,老公要一邊跟客戶講電話,一邊安慰哭泣的女兒,鍋里還煮著東西……狼狽不堪。我曾經和他商量把女兒送回我湖北的父母家,但他堅決不同意,他說不想錯過女兒第一次發音、第一次叫“爸爸”、第一次站立……所以他寧愿自己付出更多。
但是老公有時愛開“過火”的玩笑,比如問我:“ 要是女兒丟了,你會想她嗎?”面對我的慍怒,他會笑嘻嘻地說:“我可能得有點兒想她。但是我們可以再生一個!”
他和我
我們好像吵不起來架,沒什么可吵的。比如他抽煙抽得挺兇,有一次我很生氣,想和他大吵一場。他表示讓我先“暫停”,然后說:“親愛的,你這樣表達你的不滿不夠強烈。不能引起我的重視。來,我教你一句罵人的話。以后你可以這么說。”之后,他說了一句臟話讓我跟著學。我一下樂了。
他和我父母
第一次帶我老公回家鄉見我爸媽的時候,我跟他說:“你怎么也得表現一下,就做回飯吧!”我老公半懂不懂地同意了。結果我們在外面吃飯的時候,他突然很直接地問我爸媽:“你們不是要吃我做的飯嗎?!什么時候?”我爸媽被嚇了一大跳。我老公很難理解我讓他做這件事的本意不是因為我爸媽想吃他做的飯,而是想讓他以此來取悅老人。
每次我們說春節要回湖北,我媽媽就會勸擋我們,說南方冬天很難受,怕女婿不習慣。我老公很難理解中國老人的這種苦心:寧肯不見孩子也不愿意讓孩子受委屈。所以他一直覺得他是不受我父母歡迎的人,非說我媽媽不喜歡他。哈哈。也許時間長了,他就會慢慢地理解這種文化吧。
日本超級“中國迷”
口述人:孫雪梅,日本某出版社版權代理負責人,現居日本。
先生:日本人。女兒林 美花,4歲。
老公很支持我出去工作,不喜歡我當專職太太。他說通過工作,我可以接觸到方方面面的人,對提高自己的生活質量及修養都很有幫助。為此,當我忙的時候,他都非常自愿地接送女兒。
他和孩子
我懷孕的時候,老公堅信我肚子里的寶寶是男孩,所以他拼命想了許多男孩的名字。等我作了超聲波檢查得知是個女孩兒時,他一再問醫生有沒有搞錯?但是隨著女兒年齡的增長,他越來越覺得還是女兒好,他說女兒會撒嬌,更可愛。他想得可長遠了,說將來有一天女兒出嫁時,他肯定會很傷心。
日本男人很少能正點下班,通常他回來時,女兒已經進入了夢鄉,早上女兒睜眼的時候,爸爸又去上班了。所以周末老公會盡量和孩子在一起,開車帶她到處去玩。去年我們一家人去了關島。因為我不喜歡曬太陽,也不喜歡游泳,就一個人躲在飯店的房間里看書。是老公一直陪女兒游泳、玩沙子,非常有耐心。他在女兒面前始終是和藹的父親,女兒被我罵了后都要跑去跟爸爸“哭訴”。
但是從去年 5 月份開始,老公只身赴北京工作。每個月只能回來一次。每次他走,女兒都會哭得很厲害。每天早上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在掛歷上畫線,計算爸爸回來的日期。上次老公打來電話,女兒剛叫了一聲爸爸就哇哇大哭,老公說他聽了心都要碎了。
他和我
我和他是在我上大學的時候認識的,那是他來中國留學。我公公一直從事媒體報道和國際交流工作,很喜歡中國。老公來中國留學,他是最大的鼓動者和支持者。所以我們的結合也非常順利。
那時他很喜歡利用上學的寒暑假去各地的名勝古跡游覽,每到一處都會記得給我寫來充滿激情的明信片,讓我感動萬分。
結婚后,我每天會翻著各種料理書做他喜歡的菜,結果他現在胖了好多。他對我也非常好,如果我不跟他找碴兒,他是永遠不會跟我吵架的。一般都是我單方面地“挑起戰火”。
他和我父母
老公和我們家人相處得很好。我母親當時來日本照顧剛出生的外孫女,只能待 3 個月。老公為了讓我母親回國前欣賞到日本的優美風光,自告奮勇一個人帶她去了富士山、溫泉等很多地方。其實我母親不是一個很愛玩的人,結果在我老公的熱情邀請和激情“導游”下,玩得很開心。
編輯部觀點:
這幾位外國爸爸的“事跡”是不是讓你覺得他們個個都能當選“優秀老公”和“模范老爸”?但是,我們也能看出不同的文化確實也給這幾個家庭帶來了一些矛盾。難得的是這幾位媽媽并沒有“放大”矛盾,而是欣然地接受或者進行積極的調整。其實,我們每一個家庭都需要這樣的態度。如果總能意識到對方想問題的角度很可能和自己不同,多一些寬容、耐心和積極的做法,我們一定也會很幸福!
讓保姆、爺爺奶奶帶孩子
很多中國父母以為孩子只要身邊有人看著,沒有生命危險就好。其實從出生開始,孩子就需要和別人交流。我們很多家庭的孩子,是在沒有關注的環境下長大的,永遠缺乏愛的安全感,終生追求那童年時期失去卻永遠追不回的愛。
孩子成炫耀比較對象
中國人一方面愛面子,一方面想鼓勵孩子上進。常常說,你看人家孩子多用功,成績多好,人家又得了什么獎。這種比較最要不得。況且常常是當著很多人的面說。說難聽點,孩子考試考不好只怪你基因太差。你每一次把孩子和別人比,只會帶給他多一份不滿和痛苦。
漠視孩子的隱私和權利
父母進入子女房間應該先敲門,移動或用孩子的東西應該得到他的允許,任何牽涉到子女的決定應該先和子女商談。應該尊重孩子的所有權利,把他當一個成人一樣尊重。這個尊重是從出生換尿片開始的。換尿片前,先和顏悅色告訴他要換尿片了,向他道歉,請他忍耐一下。這種尊重的精神是我們社會所缺乏的,導致社會缺乏服務和尊重的觀念。不被尊重的人以后也不知道尊重別人。
按自己的標準塑造孩子
很多父母把自己一生的遺憾寄托在孩子身上。一直逼孩子往自己以為是正確的路走。即使孩子并不適合,或者不喜歡,譬如學鋼琴,譬如出國。在這種壓力下,家庭變得不快樂,親子的愉快時光成了斗爭大會。犧牲了親子的和諧關系,讓孩子追求一些莫名其妙、也不見得正確的父母的理想。當子女長大后回想起童年時,盡是不快樂的回憶,的確是些失敗父母的作為。
認為越用功越好
很多父母以為學校的成績代表一切。其實學校的成績并不代表一切。反而是全面的能力(活力、毅力、性格等),才是影響他們一生的重要因素。
認為早起很好,睡覺懶惰
成長中的孩子需要充分的睡眠。目前中國很多孩子6點就起床,每天睡眠不足8小時。睡不足會影響發育,腦力會減退。我們的孩子需要充分的睡眠。
豐胸 保濕 美白 防曬 抗皺 控油 除痘 祛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