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有校門口的小黑板提醒,校園內自行車請推行,但仍有教師在校園內悠閑自得地騎著自行車;集會時,這兒平心靜氣聽報告,那兒手機鈴聲卻不時響起;升旗時,莊嚴肅穆,但有些教師松松散散,甚至閑聊”,這些現象,相信在不少學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學校無小事,教師無小節,教師的舉手投足都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的言行。為此,不少學校都出臺了相應的規章制度,其中不乏剛性的處罰性條例。這樣的事情學校應該管,但如此處理總感覺有些別扭。
為此,我把這項工作交給了學校工會:由工會牽頭歸納教師中的“小節、小事”,組織開展“細節決定成敗”的大討論,征求解決這些“小事、小節”的辦法。于是乎,《金壇二中教職工文明從教公約》出臺了,內容涉及教師素養、行為規范、社會公德等三方面十二項條款。在履行公約方面,我們把一學期作為一個周期,每個周期均含有三個步驟:一是簽約,由教師自覺簽約,決不作硬性行政命令,因為執行公約應是教師的一種自覺行為;二是公示,將署有教師親筆簽名的公約公示于校務公開欄,以接受學生、家長和社會的監督;三是考核,考核由工會組織實行群眾民主考核。考核分中期考核和期末考核,對中期考核有問題的教職工實行友情提醒,期末考核發給所有教職工等額的履約金,對有違反公約行為的教師,由工會出面要求他們為學校愛心基金會作貢獻,變強行扣除考核金為自愿捐贈,以示“將功補過”。
簽約初期,可謂立竿見影。集會時手機不響了,“抽游動煙”的也不見了,升旗時隊伍也整齊了,校園內也不見教師騎自行車了,辦公室也不開“無人燈”、“陽光燈”了。時間長了,雖也發現一些教師有有違公約的現象,但常有教師當著違約者的面向學校領導“舉報”。此時違約者大多要當面“抵賴”或“辯解”一番,之后就慢慢改變了自己的言行。一學期下來,雖不能說公約中提及的現象已絕跡,但至少可以說是大有改觀。經過幾個回合,公約涉及的內容逐漸會成為教師的自覺行為,公約也將隨之不具存在的價值。在學校管理中,常會有教師出現一些類似的非原則性問題,通過建立剛性的制度,固然可以控制這些現象,但卻治“標”不治“本”,并不能讓教師心悅誠服地去執
行。例如,對于非曠課之類的出勤問題,如果我們按早退一次扣幾元、遲到一次扣幾元的簡單辦法加以處理,雖然從表面上看效果良好,但有可能出現“人在曹營心在漢”的現象。雖然在校的時間長了,但教師的工作積極性未必提高,有時甚至出現消極怠工的現象。
從這次簽約管理中,我們感覺到,對教師的出勤作嚴格的統計很有必要,因為出勤是反映教職工工作、生活和思想的晴雨表。我們改變過去直接罰款的做法,而是一階段下來,對出勤問題突出的教職工,由校領導找其談心,詢問近來的生活、工作情況,了解造成遲到、早退的原因,幫助其克服生活、工作中的困難,幫助其消除思想顧慮。這樣既能解決出勤問題,又可溝通感情,凝聚人心。又如,對教學效果較差的教師,如果我們僅是按分數高低發放獎金,既不利于教師的專業成長,也不利形成同伴互助的合作關系。如果我們換一種思路,用聽課診斷、研討交流等形式幫助這些教師分析原因,幫他們調整教育教學思路,并安排優秀教師和他們師徒結對,效果或許比簡單地扣發獎金要好得多。
用剛性的制度來管理學校,是學校管理的基本策略,但剛性的制度不可能涵蓋一切,不可能包羅萬象。一味依靠剛性的制度是不可能提高學校管理品位的,培植積極向上的學校文化,方是提升學校管理品位的法寶。在提倡民主管理、人性化管理的今天,用“與教師有約”這種更加軟性的管理方式,也許更有效。
豐胸 保濕 美白 防曬 抗皺 控油 除痘 祛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