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吃完飯心慌氣短胸悶是怎么回事
- 吃完飯心慌氣短胸悶是怎么回事
-
參與醫生
中日友好醫院 李菁 主任醫師

導致患者出現吃完飯心慌、氣短、胸悶的病理原因較多,常見的原因如下:1、冠心病:因患者吃飯的行為,會增加胃腸道的負擔,可能誘發心絞痛,出現心肌缺血。當發生心肌缺血時,患者可以出現心慌、心悸、胸口發悶的表現。實際是患者吃飯后,心臟的負擔加重造成的心絞痛癥狀,此時建議做心電圖、運動試驗,觀察是否為心絞痛發作;2、心臟問題:可能存在較為嚴重的心臟問題,即心力衰竭。心力衰竭患者在吃飯時,易出現心慌、氣短,因吃飯的行為會增加心臟的負擔,故患者在吃飯過程中或剛吃完飯時,可出現心慌、氣短的表現。若患者本身有心力衰竭,吃飯經常出現心慌、氣短,應考慮到是否為心力衰竭發作,及時進行檢查或調整藥物;3、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患者會出現心慌、氣短的表現,尤其在吃完飯后。而吃飯過程中,患者可能覺得饑餓,也會覺得心慌,有時會出現覺得空氣不足的情況;4、胃部問題:如患者本身有胃炎或胃潰瘍時,飯后也會出現胸悶,誤以為是心臟問題,為心慌的表現。但實際為胃本身的癥狀,類似心臟的癥狀,如胸悶、氣短,為胃食道反流或胃潰瘍所引起,應引起重視;5、其他原因:部分老年患者,如果有其他的神經系統疾病,如帕金森病或其他的肺栓塞等肺部疾病,可能由于吃飯而誘發心慌、氣短的表現。因此若患者出現上述表現,應就診進行檢查,去除較為重要的可能的威脅性情況。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