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胃黏膜異位什么意思,要治嗎
- 胃黏膜異位什么意思,要治嗎
-
參與醫生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 劉揆亮 主任醫師

胃黏膜異位往往是做了胃鏡后看到的診斷,胃黏膜就是胃表面存在的胃黏膜結構,異位就是其長到了不該長的位置,可能會長到食管、十二指腸,甚至會長到小腸。一般比較多見的是在食管入口的地方可能會有一片發紅,像胃黏膜一樣的結構,診斷為食管的胃黏膜異位。如果在十二指腸球部有一片粗糙不平的結構,不是十二指腸的腺體,而是胃黏膜的腺體則可以診斷胃黏膜異位。這種黏膜異位一般無需治療,一般不會引起癥狀,比如食管的胃黏膜異位,絕大多數人不會有吞咽困難、吞咽梗阻感或吞咽不適感的表現,就不需要進行處理。取活檢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在鏡下和腫瘤或者其他特殊炎癥進行鑒別從而明確診斷,這種良性疾病則不需要進行治療,一般不建議進行內鏡下的切除。另外有些特殊的小腸Meckel憩室中可能會有胃黏膜異位,其具有胃酸分泌功能,可以引起小腸黏膜損傷導致潰瘍出血,可能需要進行手術治療。另外還有一種Barrett食管,實際上也是胃黏膜異位長到了食管下段。Barrett食管確實是具有一定程度的癌前病變潛質,可能會出現食管腺癌,要充分監測,如果出現早期癌變的傾向也需要進行治療。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