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并發癥是什么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并發癥是什么
-
參與醫生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 崔璦 主任醫師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慢性氣道疾病。慢阻肺并發癥指由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存在或加重而導致的疾病或癥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最常見并發癥,在急性期是呼吸衰竭、肺性腦病。呼吸衰竭是由于患者急性加重,肺臟功能急劇下降,不能很好地履行通氣功能,造成二氧化碳不能吐出,氧氣不能吸進,身體二氧化碳過多而氧氣不足的情況。如果導致患者意識異常,這時就叫肺性腦病,是由于肺臟原因導致的神經系統改變,是比較緊急的情況。
此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長期處于肺臟功能下降狀態,也會導致心臟功能出現問題。心臟是泵血的器官,血液從心臟流到肺臟,從肺臟流到心臟,如果肺臟結構和功能出現異常,心臟往肺臟泵血的阻力就變大了,所以心臟就變大了,長此以往心臟里邊的血不能很好的泵出,外周血不能夠回流,患者會出現肺動脈壓力增高,出現腿腫或下垂部位的水腫。尤其慢阻肺病人營養狀態不好的時候,水腫更加嚴重。再有由于肺臟功能不好導致的肺心病,可以導致身體其它臟器出現淤血或供血不足,包括腎臟和肝臟。而且由于患者活動不好,或由于低氧身體產生血紅蛋白的含量變多,容易出現血液高凝,容易產生血栓栓塞性疾病。這些都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比較常見的并發癥或合并癥。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