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抗腫瘤藥物最常見的不良反應
- 抗腫瘤藥物最常見的不良反應
-
參與醫生

現在有很多種抗腫瘤藥物,包括細胞毒藥物、靶向藥物、免疫治療藥物,都是不同的抗腫瘤藥物。不同抗腫瘤藥物導致的不良反應也不一樣,比如常見的化療藥物導致的毒副反應,包括消化系統、血液系統,還有皮膚黏膜或者胃腸道,都可能會出現不同的毒副反應。另外,不同藥物導致的毒副反應不一樣,比如奧沙利鉑會導致神經毒性、骨髓毒性,氟尿嘧啶會導致心臟毒性,部分患者會出現脫發或者皮疹,其毒副反應不一樣,處理原則也不一樣。靶向藥物導致的毒副反應也不一樣,比如常見的抗EGFR單抗會導致患者出現皮疹、痤瘡,給予相應處理可能能夠使患者平穩度過。部分患者使用靶向藥物可能會出現高血壓、蛋白尿,還有出血或者傷口延遲愈合。在給予治療前,應給予基線對照,治療之后嚴密觀察患者的毒副反應,給予相應的用藥指導。另外,由于現在藥物的進步,免疫治療也能夠使腫瘤患者獲益,免疫治療的損傷在全身非常多見,包括免疫性肺炎、心肌炎、甲狀腺炎,或者皮膚、胃腸道、血液系統等出現損傷。在這個時候,在治療前要給予相應基線監測,包括甲狀腺功能、心肌酶譜檢測,血常規、肝腎功能、電解質等檢測。在治療之后也給予相應的監測,包括心肌酶譜檢測、甲狀腺功能檢測,如果患者出現相應的毒副反應,給予及時診斷以及相應的治療措施,使患者的毒副反應盡量達到最低。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