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骨質疏松是怎么造成的
- 骨質疏松是怎么造成的
-
參與醫生
海南省中醫院 李吉慶 主治中醫師

骨質疏松癥在臨床上是由于多種原因導致的骨密度和骨質量下降,骨微結構破壞,造成骨脆性增加,從而容易發生骨折的全身性骨病的統稱。骨質疏松癥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大類,原發性骨質疏松癥又分為絕經后骨質疏松癥、老年性骨質疏松癥,還有特發性骨質疏松三種,而絕經后骨質疏松癥一般發生在婦女絕經后5-10年內。老年性骨質疏松癥一般是指老人70歲后發生的骨質疏松,而特發性骨質疏松主要發生在青少年,病因尚不明確。繼發性的骨質疏松癥通常是由藥物及精神因素甚至一些胃腸部疾患所引起。而在繼發性骨質疏松癥里,常見一些腎病患者因為需要口服激素,且在激素使用中導致骨鈣的排出,引起了骨密度的疏松,導致骨痛,這一類的骨質疏松又被稱為以藥物性為主的骨質疏松癥。另外還有庫欣綜合征,這一類以糖皮質激素分泌增多為主的,引起骨量減少的骨質疏松癥,在臨床上也是非常多見的。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