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后遺癥
- 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后遺癥
-
參與醫生
河北醫科大學第二醫院 高翔 副主任醫師

醫學中將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后遺癥,稱為下肢深靜脈血栓后遺癥。通常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后6個月稱為后遺癥期,患者可出現下肢慢性淤血的表現,包括下肢腫脹、代償性淺靜脈曲張,以及小腿低位皮膚發黑、瘙癢感,甚至出現脂質硬化,內踝上方較多地方抓撓后可出現皮膚破潰等。據文獻報道,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患者,即便初始時給予較好的抗凝治療,2年內依然有25%-50%的患者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后遺癥表現,因為血栓已經將深靜脈瓣膜破壞。并且據文獻報道,約5%的患者會發生重度下肢深靜脈血栓后遺癥。目前最新的指南中指出,如果患者發生深靜脈血栓形成,尤其是主干的深靜脈血栓,需盡早就診,及時將血栓清除,減少血栓逐漸機化對管腔的影響,并減少血栓對瓣膜的破壞,降低后遺癥期癥狀的程度。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