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感冒后咳嗽一直不好怎么治
- 感冒后咳嗽一直不好怎么治
-
參與醫生
山西省人民醫院 劉維萍 主任醫師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即感冒,一般以呼吸道卡他癥狀為主,主要表現為流清水樣鼻涕、打噴嚏、咽干、咽痛,甚至有輕度發熱。其癥狀具有自限性,3-5天后不出現合并癥,癥狀會自行好轉。而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一般咳嗽不明顯,多為咽部癥狀和分泌物刺激癥狀。但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卡他癥狀好轉后,出現咳嗽、咳痰加重,需警惕合并癥的出現。如果咳嗽、咳痰加重,甚至出現發燒、痰量增多,咳黃色、白色黏痰,咳嗽深度較深的情況下,需考慮急性支氣管炎,及時加用抗感染藥物治療。
臨床常見的并發癥還有鼻竇炎,病人如果出現鼻涕由清水鼻涕變成稠鼻涕、黃鼻涕、膿鼻涕,且鼻涕量明顯增多,鼻塞出現頭悶的癥狀,感覺鼻涕從鼻后滴漏到嗓子,刺激咽部,且咳嗽咳出黃膿痰,需警惕鼻竇炎,及早進行鼻竇瓦氏位片子的診斷,給予有效抗感染治療。
臨床有一種常見咳嗽,較容易誤診,即感冒癥狀好轉后,出現咽癢、刺激性干咳等癥狀。通常咳嗽較劇烈,表現為陣發性干咳,且夜間多見,可影響患者休息,病人較痛苦,且往往服用多種抗生素、止咳藥均無效果。患者需就診,考慮為感染后氣道黏膜破壞,神經末梢暴露,所以加用抗過敏藥鎮咳嗽,甚至給予擴氣管治療,改善患者癥狀,常用的藥有復方甲氧那明,其效果非常好。
如果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后,出現咳嗽癥狀,不同的情況需區別對待。如果咳嗽癥狀較輕微,咳痰不多,不影響正常生活,一般加用化痰止咳藥物對癥治療。如果出現明顯的全身癥狀,甚至咳嗽、咳膿痰、發燒等癥狀,一定要及早加用抗生素。如果控制效果不好,需及時就醫。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