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兒童關節炎的診斷標準
- 兒童關節炎的診斷標準
-
參與醫生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 陳建松 副主任醫師

兒童關節炎類型較多,不同類型的關節炎診斷標準不同,診斷兒童是否患有關節炎,可從癥狀、體征等線索進行評估,具體如下:
1、兒童如果有關節炎,肯定會出現關節痛,嚴重情況下,當關節活動時會出現哭鬧。所以一旦關節活動的時候出現疼痛,首先應懷疑是關節炎;
2、采取必要的檢查證實,包括X片、CT、磁共振等,但在急性期關節炎時,X片和CT檢查不一定有非常大的改變。但磁共振檢查比較敏感,做磁共振時如果是關節炎,則可以看到關節腔和關節周圍的變化,如可看到關節內有較多的積水、積液,或骨髓腔內、關節周圍軟組織有水腫,或骨髓關節腔內軟骨損傷等;
3、當磁共振檢查后證實為關節病變,可進行血化驗證實關節炎的類型。如果兒童有關節疼痛,合并有發高燒的癥狀,則需要檢查血常規或者C-反應蛋白。如果白細胞、C-反應蛋白高,則證明是化膿性感染,即是化膿性關節炎。如果血化驗發現兒童的風濕因子或者類風濕因子是陽性,同時合并有關節疼痛的情況,則初步考慮為風濕性關節炎或者類風濕性關節炎。如果兒童本身有凝血因子缺乏的問題,診斷為血友病,同時關節出現疼痛,且關節內發生各種改變,首先考慮是血友病引起的關節炎癥。如既往關節發生過骨折或者外傷,至今仍出現關節疼痛,則一般考慮為骨折引起的創傷性關節炎;
4、如果兒童的關節疼痛持續6周以上一直沒有緩解,且已做過非常仔細的檢查,已排除風濕性、類風濕性、化膿性、創傷性、血友病性等疾病,則可考慮是幼兒特發性關節炎。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