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宮頸癌放療的后遺癥
- 宮頸癌放療的后遺癥
-
參與醫生
煙臺毓璜頂醫院 蘇毅 副主任醫師

宮頸癌從Ⅰ期到Ⅳ期,治療效果都非常好,到Ⅳ期的宮頸癌,治愈率也能達到30%-40%,相對于其它腫瘤,結果較好。但因為做同步放化療,有些病人需要做大化療,雙藥聯合的化療,所以會出現宮頸癌治療后的副反應。子宮前面鄰膀胱、后面鄰直腸,所以膀胱和直腸相對副反應稍微比其它的臟器要多。
在做治療期間,可出現急性膀胱反應和急性的直腸反應,但是經過對癥處理以后,大部分人都能夠治愈,但是有些人會轉成慢性膀胱炎、直腸炎,則需要做內鏡、膀胱鏡、直腸鏡確診。大部分病人都會出現尿血、膀胱刺激癥狀等;對于放射性直腸炎病人,則可表現為膿血便、便血或者是腹痛、腹瀉等,此時則需做了其它檢查,確定是否由其它原因所引起的炎癥,再進行膀胱炎、放射性直腸炎的專門治療。比如灌腸、大量激素治療等,膀胱炎用激素治療效果如果不好,還可以做造瘺,但是可能會引起整個泌尿系的回流受阻、腎臟的積液及輸尿管積液的可能。
后期的并發癥還有骨髓抑制,可能與放療、化療有關系,有些人出現不可逆的骨髓抑制,發現白細胞停留在2000多、3000多,血小板也會低。但基本上都是讓病人先觀察,而且發現病人即便是血小板低、白細胞低,也不會出現相應的并發癥,比如白細胞低出現感染、血小板低出現出血,這些也都不會存在,治療雖然會帶來并發癥,但是利大于弊,治療還是要繼續下去。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