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幽門螺桿菌根除率下降的原因
- 幽門螺桿菌根除率下降的原因
-
參與醫生
山西省人民醫院 李紅霞 主任醫師

幽門螺桿菌根除率下降的原因如下:
1、抗生素耐藥率提高:以前用的甲硝唑、替硝唑、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這些藥現在的耐藥率都達到30%以上,給治療帶來一定的困難;
2、患者的依從性不佳:比如臨床上給患者開阿莫西林,醫生要求1.0g,2次/天,患者拿到藥以后根據說明書去吃,說明書是0.5g,3次/天,這樣劑量相差比較大,同時患者說是說明書上只能吃1周,會自行將療程縮短,所以根除率也在下降;
3、方案不規范:患者不到消化科門診,聽信一些偏方,從而導致診斷的治療根除率在下降。
剛開始發現幽門螺桿菌時,根除率還是比較高。但是現在隨著用藥的越來越廣泛,抗生素應用的越來越多,耐藥率逐漸在提高,根除率在下降,所以治療方案可能就有7天變成10天甚至現在是14天,用藥個數也由兩聯到三聯到現在的四聯用藥,從臨床醫生的角度來反映幽門螺桿菌的根除率在下降。
所以如果第一次發現,同時我們再系統正規的治療,有些患者通過1-2個療程可以根除,如果根除不成功,可以進行細菌的培養或可以耐藥基因的檢測等等,爭取將根除率再進行相應的提高。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