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心動過緩的原因及危害
- 心動過緩的原因及危害
-
參與醫生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 孫志軍 副主任醫師

心動過緩臨床上指的是患者在安靜狀態下,心率低于50次/分。臨床上診斷心動過緩的疾病原因,包含有竇性停搏、竇性心動過緩,以及一度、二度、三度、高度房室傳導阻滯。心動過緩的病因可分為可逆性和不可逆性的原因,具體如下:1、可逆性原因:包含藥物因素,比如β受體阻滯劑、抗心律失常藥物,皆可以導致心動過緩。停藥后,患者的心率多數可以恢復到正常范圍以內。由于患者有糖尿病或慢性腎功能不全,導致患者發生代謝性酸中毒或高鉀血癥,將血鉀或酸中毒糾正之后,患者的心率也可以恢復正常。患有冠心病心肌缺血時,也可以影響心臟的傳導功能,從而發生心動過緩,當心臟缺血改善糾正后,也可以改善心動過緩;2、不可逆原因:心臟的傳導系統,如竇房結、房室傳導等,隨著患者年齡增加或其他疾病,導致不可逆的功能的退行性變,可導致不可逆的心動過緩。心動過緩的危害主要包括以下幾點:1、心動過緩會導致嚴重的腦缺血、灌注不足,患者可能有頭暈、黑蒙,甚至發生暈厥倒地的情況;2、心動過緩還會導致全身的器官供血不足,患者會有乏力、氣短,尤其在活動后,甚至在夜間發生突發的胸悶。若出現頭暈、黑蒙、暈厥,以及乏力、胸悶等,同時又發現自己有心動過緩,應該及時到醫院尋找心律失常的專科醫生,進行及時就診,避免意外的發生。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