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髖關節脫位的復位手法
- 髖關節脫位的復位手法
-
參與醫生
北京醫院 紀泉 主任醫師

髖關節脫位的復位手法,要根據髖關節脫位的方向來選擇,髖關節脫位一般分為后脫位、前脫位和中心性脫位。1、髖關節后脫位:最為常見是髖關節后脫位,一般在復位的時候,患者取仰臥位,一個助手固定住髖關節的骨盆,可以坐在患者的同側,用雙手使踝關節以及膝關節屈曲,這樣使膝保持到90°,髖關節逐漸地向上提拉,達到90°,達到屈髖屈膝的角度之后,然后反復地通過牽拉,通過持續的作用,使髖關節周圍發達的肌肉逐漸地松弛,這樣再通過逐漸地內外旋,使髖關節逐漸地向上向下移動,這樣就能夠使股骨頭逐漸還納到髖臼之內。一般復位成功之后,會聽到一聲咔嗒響聲,要注意在復位之后,要采取髖關節的外展外旋的位置,避免再次出現脫位;2、髖關節前脫位:一般主要是出現髖關節的外展外旋畸形,所以也應該固定骨盆,通過反復地牽拉髖關節,持續牽引,這樣就可以使髖關節周圍肌肉松弛,然后再通過持續地牽引、按壓,就可以使股骨頭還納到髖關節的髖臼內;3、髖關節中心脫位:一般可以通過直接地進行軸向的牽引,能夠使髖關節復位,必要的時候,可以在麻醉的情況下,進行手法復位。所以一定要進行透視,這樣確認髖關節復位是否成功。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