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蟾蜍的功效與作用
- 蟾蜍的功效與作用
-
參與醫生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 汪紅斌 主管藥師

蟾蜍的入藥部位分為干蟾,還有蟾酥。中藥干蟾來源于蟾蜍科動物,中華大蟾蜍或黑眶蟾蜍的干燥全體。多于夏、秋季捕捉。捕得后先采去蟾酥,將蟾蜍殺死后除去內臟,將體腔撐開曬干。它的炮制品形狀為不規則的塊狀,表面焦黃色,有泡狀突起,可見黑色斑紋,質輕而脆,氣微腥,略具焦臭味。性味辛、涼,有毒。歸肝、脾、肺經。功效:破結、行水、解毒、殺蟲、定痛。用于疔瘡發背、陰疽瘰疬、水腫、惡瘡、小兒疳積。近年來還多用于治療多種癌癥,配合化療、放療治癌,不僅能提高療效,還能減輕副作用,改善血象。它的用量是1-3g。蟾酥也是蟾蜍科動物中華大蟾蜍、黑眶蟾蜍的干燥分泌物,捕捉后擠取蟾蜍耳后腺及皮膚腺的白色漿液加工,干燥而成。本品呈扁圓形團塊狀或片狀,棕褐色或紅棕色,團塊狀者質堅,不易折斷,斷面棕褐色,角質狀,微有光澤。片狀者質脆,易碎,斷面紅棕色,半透明。氣微腥,味初甜而后有持久的麻辣感,粉末嗅之作嚏。性味辛,溫,有毒,歸心經。功能主治:解毒止痛、開竅醒神。用于癰疽疔瘡、咽喉腫痛、中暑神昏、腹痛吐瀉。蟾酥的用量是0.015-0.03g,多入丸、散劑,外用適量。干蟾的另一個藥用部位是蟾衣,是蟾蜍自然脫下的角質衣膜,對慢性肝病、多種癌癥、慢性氣管炎、腹水、瘡癰等有較好的療效。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