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肝細胞癌MRI表現
- 肝細胞癌MRI表現
-
參與醫生
山西省中西醫結合醫院 武宜 主任醫師

肝癌是常見惡性腫瘤,好發于30-60歲,男性多見。患者多有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等基礎疾病。臨床早期無癥狀,晚期可出現消瘦、發熱、黃疸、食欲下降、乏力、肝腫大及肝區壓痛等。影像學分類包括巨塊型、結節型、彌漫型及特殊類型。其中特殊類型包括小肝癌、外生性肝癌、纖維板層肝癌、門脈瘤栓型。腫瘤內可有脂肪變性、出血、壞死、囊變等。因此MRI信號多不均勻,40%肝癌可出現腫瘤假包膜,T2加權表現為腫瘤周圍厚約0.5-3mm低信號環,T1加權病灶以中等信號為主,可呈低等或高信號,第二加權表現為混雜中高信號,少數為等信號。
肝臟增強MR檢查不但能夠顯示腫瘤的血流灌注與血流動力學特點,還能發現平掃不易顯示的瘤灶。動態增強掃描時肝癌強化模式多樣,最常見速升速降型,臨床CT、MR對中晚期肝癌大多能做出診斷,包括腫瘤類型、部位、大小,肝內外受侵等情況。MR在肝細胞癌檢查中的應用價值主要是對小肝癌的檢出及肝硬化再生結節、不典型增生結節的鑒別明顯優于CT檢查。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