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子宮肌瘤
-
參與醫生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復興醫院 趙艷忠 主任醫師

子宮肌瘤為女性常見的良性腫瘤,發病率最高,約20%女性患有子宮肌瘤。好發于年齡在30-50歲的育齡期婦女,子宮肌瘤與雌激素相關,子宮上存在雌激素受體,育齡期婦女雌激素分泌多,因此高發。子宮肌瘤表現為月經量增多,肌瘤較大者可出現壓迫癥狀,如壓迫膀胱、直腸,引起尿頻、排便異常、排便困難等。如月經量特別多可造成貧血,需手術切除肌瘤。根據肌瘤生長位置與子宮關系,分為漿膜下、肌壁間、黏膜下肌瘤。黏膜下肌瘤導致月經量增多需手術治療;肌壁間肌瘤大于5cm,造成子宮體積增大、月經量增多,需手術治療,均采用腹腔鏡技術。建議女性每年進行婦科檢查,如B超、內檢,發現肌瘤需每半年做一次復查,觀察肌瘤有無增長、變性,必要時及時進行手術治療。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