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肝臟血管瘤超聲表現
- 肝臟血管瘤超聲表現
-
參與醫生
杭州市紅十字會醫院 趙丹 主任醫師

肝臟血管瘤相對較多見,特別在體檢過程中會發現,有些病人并無癥狀,但肝臟出現瘤子,病人會感覺較恐怖、恐慌。肝臟血管瘤大部分為良性,血管瘤通常分為肝毛細血管瘤與肝海綿狀血管瘤,這兩類血管瘤均屬良性腫瘤,有可能為緩慢生長的過程。在B超上看肝臟血管瘤周圍均勻肝臟回聲里長腫瘤,腫瘤從二維超聲上可能邊界清楚,回聲呈篩網狀結構,彩色多普勒顯示有細小血流,大部分情況血流不敏感、無法被測出。肝臟血管瘤相當于人臉上長紅色胎記,其實這兩者均為血管瘤,且原理大致相同,這種長在肝臟的血管瘤,其他人看不到,對美觀沒有影響。
但普通超聲對肝臟血管瘤的診斷僅限于二維彩色多普勒。患者若第一次發現有這樣的腫瘤提示肝血管瘤,最好做肝臟增強CT或者超聲造影檢查,通過實像分析血管瘤的可能性,增強CT與超聲造影對肝血管瘤的診斷價值雖準確率可達到90%以上,但不是100%確診,最終確診還需靠病理學診斷。病理學診斷是超聲引導下做穿刺活檢,或者直接外科醫生開刀,但從醫生角度出發,多數情況下是良性的肝血管瘤選擇開刀沒有必要。最后可做穿刺明確診斷,若血管瘤的可能性較大,做增強CT與超聲造影檢查后,可定期隨訪有無變化。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