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消化道出血怎么引起的
- 消化道出血怎么引起的
-
參與醫生
成都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 趙微 副主任醫師

消化道從口腔到肛門有很長的一段距離,整個長度加起來可能有4-5m,一般在長途徑中分成三個部分。上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和十二指腸。這一部分病人導致出血最多的原因是五大原因:急性胃黏膜病變、消化性潰瘍,其中最多見的消化性潰瘍是十二指腸球部潰瘍引起的出血;還有導致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是食管胃底靜脈破裂出血,由肝硬化引起;還有胃或者食管腫瘤表面破潰引起的出血;息肉引起的出血;食管賁門出現撕裂傷。
另外還有少見的原因,比如胃底動脈發育異常引起的出血,叫胃恒徑動脈破裂出血。這種雖然發生率低,但因為是動脈出血,一旦出血,破口像噴泉一樣噴射出來,所以出血量很大。如果患者不及時檢查,不及時進行處理,死亡率很高。
下消化道實際指大腸出血,大多是是結腸出血。結腸出血最多見的原因是結腸息肉和結腸腫瘤。除這兩個原因以外,還有結腸炎癥引起的出血,比如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引起的出血。還有血管畸形的情況,特別是老年病人因黏膜表面萎縮,血管顯露,慢慢破潰會引起出血。
中間這段出血叫中消化道出血,小腸出血最多見的原因是血管畸形、息肉,真正小腸腫瘤本身發生率很低,所以腫瘤引起出血的機會占的很少。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