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治療癲癇小發作有什么好方法
- 治療癲癇小發作有什么好方法
-
參與醫生
首都醫科大學三博腦科醫院 關宇光 主任醫師

癲癇小發作腦內存在對應的癲癇放電起始點,通過現在的手段找到起始點,應用外科手段可以切除。有一大類藥物可以用于治療小發作或者局灶性發作,比如卡馬西平、奧卡西平或拉莫三嗪類藥物。癲癇小發作在癲癇中最容易診斷,也是最容易治療、最容易治愈的癲癇發作類型,同時是最適合于外科手段治療的癲癇發作類型。如果癲癇小發作不積極治療或者不盡早治療,可以轉變為癲癇大發作。而一旦發展為癲癇大發作,則說明放電已經并不局限于局部,很容易擴散到全腦。一般癲癇發作5年以內,即癲癇灶剛形成時的治愈率最高;如果超過10年,在原發癲癇灶基礎上會形成很多衛星灶,癲癇灶會播散。此時即使切除原來的癲癇灶也無法全部清空播散的病灶,治療相對比較困難。所以癲癇診治原則是早診斷、早干預、早治療。
癲癇小發作并非指癲癇發作特別輕,而是指癲癇局部發作。比如手部抽搐、感覺異常、聽覺異常、出現視幻覺、腹部疼痛或者不適等,通常認為是癲癇小發作,而小發作基本是局灶性發作。小發作有一種特殊類型是顳葉癲癇,在更傳統的概念中認為顳葉癲癇發作稱為小發作,病人發作時先發呆,隨后出現咂嘴動作,有時會出現手部自動運動,比如抓東西、解扣子。所以很早時把顳葉發作定義為小發作,后來將局部性抽搐、麻木或者嗅覺、視覺、味覺異常也定性為小發作。小發作均屬于局灶性發作,對于現在的外科手段而言,小發作治療相對較為容易。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