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超聲介入穿刺的副作用
- 超聲介入穿刺的副作用
-
參與醫生
瀏陽市人民醫院 劉健 副主任醫師

超聲介入穿刺作為一種臨床微創手術,如同其它手術或臨床治療一樣,不可避免有一定不良反應和并發癥,從時間上又分為近期和遠期不良反應和并發癥。第一種近期不良反應和并發癥又分為:
1、疼痛:穿刺術中、術后最常見的不良反應,以穿刺局部輕微疼痛為主,主要發生在術后48小時內,疼痛輕微者不需要做特殊處理,疼痛劇烈者應當警惕出血或并發炎癥;
2、發熱:多數為37.5℃左右的低熱,如果超過38.5℃需要對癥處理,并注意排除有無合并感染,必要時進行血常規、血培養檢查,對癥處理無效時有明確的感染證據者,需要使用抗生素;
3、出血:發生率與所涉及的臟器、病灶內容、病灶性質、使用針具類型和外徑、操作人員的熟練程度有關;
4、感染:超聲介入穿刺并發感染的幾率很小,引起術后感染的主要原因是介入器械、細菌污染和操作不規范,嚴格器械滅菌和無菌操作是預防感染的最有效途徑。
超聲介入穿刺遠期的副作用和并發癥包括:
1、血管狹窄;
2、膽道狹窄;
3、器官功能不全;
4、腫瘤種植。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