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頸椎病的分類
-
參與醫生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 肖宇翔 副主任醫師

頸椎病主要是根據頸椎病壓迫部位、刺激部位導致相應臨床癥狀進行分類,按照教科書主要分為四大類,包括神經根型頸椎病、脊髓型頸椎病、交感型頸椎病和椎動脈型頸椎病,具體如下:
1、神經根型頸椎病:指壓迫部位位于頸椎的神經根,主要由于椎間盤突出或椎間孔狹窄造成,可以產生受累神經根放射性疼痛、肢體麻木,甚至肢體無力、沉重感覺,頸項痛可能較明顯;
2、脊髓型頸椎病:受壓部位在椎管內部,可壓迫脊髓出現脊髓壓迫癥,表現為四肢麻木無力、行走不穩。脊髓型頸椎病屬于較嚴重情況,需要盡早明確診斷,盡早處理;
3、交感型頸椎病:主要指頸椎退變過程中出現骨贅或增生鉤椎關節刺激到交感鏈,交感鏈沿頸椎兩側下行,刺激到交感鏈時可能會出現交感神經異常表現,如皮膚少汗、多汗、惡心、嘔吐、胸悶、心悸、耳鳴等癥狀;
4、椎動脈型頸椎病;壓迫到椎動脈后可能會出現大腦血供不足表現,例如眩暈、視物模糊,特別是轉動頸部時可以出現頭暈感覺,甚至頭痛感覺,稱為椎動脈型頸椎病。但椎動脈型頸椎病和交感型頸椎病臨床爭議較大,因為癥狀和客觀依據之間無明確相關性。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