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血壓低到何種程度會有危險
- 血壓低到何種程度會有危險
-
參與醫生

收縮壓低于90mmHg,舒張壓低于60mmHg可以稱為低血壓。高血壓患者長期吃高血壓藥物時,如果血壓突然降低,并且伴有頭昏、眼前發黑、出汗、胸悶、胸痛等癥狀,即使收縮壓未降到90mmHg,舒張壓未降到60mmHg,也需要提高警惕。注意急性心腦血管事件,比如心肌梗死或者腦中風,這種情況下會造成血壓突然降低。另外需要了解比較特殊的兩類低血壓,體位性低血壓和餐后低血壓。體位性低血壓,是指人從平臥位轉成立位的3分鐘之內,收縮壓下降20mmHg或20mmHg以上,而舒張壓下降10mmHg或10mmHg以上就可以稱為直立性低血壓,最常見于老年人,因為老年人動脈硬化,而且機體對血壓變動的調節機能減退,容易造成直立性低血壓。建議直立性低血壓患者注意體位變動的時候不要動作太快,比如老年人從坐位變成站立位,或從平臥位突然坐起來,這個過程中動作需要緩慢。建議有體位性低血壓老年人勿長久站立洗澡,避免洗澡時暈倒在地,非常危險。所以對于這種類型的老年人,強調降壓的平穩,而不強調立刻使患者血壓達標,保持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安全性非常重要。餐后低血壓是指用餐以后收縮壓下降20mmHg或者20mmHg以上,或者患者用餐前血壓收縮壓是100mmHg或100mmHg以上,而吃飯以后收縮壓低于90mmHg。如果患者在進餐以后血壓降低,即使沒有降到餐后低血壓標準,但是伴有頭昏、眼前發黑甚至暈厥的情況,也要警惕餐后低血壓。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現餐后低血壓,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因為糖尿患者往往會損害植物神經,自主神經功能紊亂,可能出現餐后低血壓。建議患者少食多餐,減少餐中碳水化合物即米、面類的攝入,餐前可以適當飲水,餐后不要馬立即進行活動。部分人認為“飯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其實并不建議這樣做,建議餐后低血壓患者飯后稍做休息,相對比較安全。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