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臨床表現
- 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臨床表現
-
參與醫生
山西省中醫院 申東峰 主任醫師

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一般常見于中老年人,常伴有吸煙、糖尿病、高血壓、高脂血癥等危險因素,癥狀一般由輕至重逐漸發展。動脈硬化閉塞基礎上繼發急性血栓形成時可導致癥狀突然加重,早期可無明顯癥狀或僅有輕微的不適,如下肢畏寒、發涼等。這部分患者可以檢測到動脈功能的異常,比如ABI降低,即肱動脈和足背動脈的比值降低。之后逐漸出現間歇性跛行癥狀,即患者在行走時逐漸出現雙下肢憋脹,疼痛不適,休息幾分鐘可緩解,再行走時重復出現這種現象,這是下肢動脈硬化性閉塞的特征性癥狀。
病變進一步發展可出現靜息痛,在患者休息時存在肢端疼痛,平臥或夜間休息時更容易發生,最終肢體可以出現潰瘍、壞疽,多由輕微的肢端損傷而誘發。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的體征是肢端皮溫下降、皮膚菲薄、毛發脫落等營養障礙性改變,下肢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動脈收縮壓下降,肢體潰瘍,壞疽等。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