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硬膜下積液能自己吸收嗎
- 硬膜下積液能自己吸收嗎
-
參與醫生
重慶市第四人民醫院 胡晞 主任醫師

硬膜下積液,積的是腦脊液。在正常情況下硬膜下不會有積液,因為腦脊液在顱內,大概每一天要產生500-600ml左右,可以通過正常的循環通道循環吸收。在顱腦創傷的情況下,因為蛛網膜破裂,在蛛網膜下腔的腦脊液,就通過破口到了硬膜下腔,并在里面積聚,對腦組織產生壓迫,而形成硬膜下積液,所以硬膜下積液形成過程是個病理過程。硬膜下積液分以下幾種形式:
1、消散型:就是通過CT發現了硬膜下積液,通過觀察它會逐漸減少,有部分病人會完全吸收,這種情況常見于中青年人;
2、穩定型:穩定型的病人,就是發現硬膜下積液以后,經過觀察,積液沒有吸收,但也沒有增加,處于一個穩定狀態,只要病人沒有臨床癥狀、體征,CT檢查也沒有明顯的占位效應,可以觀察,暫時不做外科處理;
3、進展型:就是硬膜下積液經過觀察,發現它在增多,并且出現了占位效應,同時病人的癥狀、體征在加重,這種病人就要做積極的處理,包括鉆孔引流術,還包括體內的分流術等等;
4、第四種情況是演變型:就是硬膜下積液,經過觀察變成了慢性硬膜下血腫,比較常見的是傷后大概1-3個月的時間段容易出現,對于慢性硬膜下血腫,如果量不是很多,占位效應不明顯,可以藥物治療,口服阿托伐他汀等等,當然要在醫院就診以后,在醫生指導下用藥。如果慢性硬膜下血腫有明顯的占位效應,并且病人出現明顯的臨床癥狀、體征,要做手術治療清除血腫。
總之,硬膜下積液部分病人可以自行消散,但還有部分病人,可以出現病情的轉變。所以對硬膜下積液一定要高度關注。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