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肺部鱗癌生物治療是怎么回事
- 肺部鱗癌生物治療是怎么回事
-
參與醫生
中山市博愛醫院 施為建 主任醫師

近年來,分子靶向治療或者叫生物治療,在肺癌治療領域取得了顯著的進展。與傳統的療法來相比,其優越性表現在特異性強,親和性高,在殺死腫瘤細胞的同時,又不殺死或者極少殺傷正常細胞,所以不良反應就輕,耐受性相對就比較好。現階段臨床上研究比較多的是有針對表皮生長因子受體的一些藥物,像吉非替尼、厄洛替尼、西妥昔單抗、曲妥珠單抗等等,以及抗腫瘤血管生成的一些貝伐單抗等等這些藥物。這些藥物在臨床實踐證明能給患者帶來生存的效益。隨著研究的進展,新型藥物日益的增多,在這里也可以跟大家說一下,特別是在我們中山地區,靶向治療的藥物已經通過了醫保,是可以通過醫保來解決這方面的情況的。總之肺癌的分子靶向治療的藥物應用前景是比較廣闊的。在傳統療法的療效達到平臺的時候,為肺癌的治療開辟了新的一個方向。非鱗癌它占了非小細胞肺癌,差不多30%。90%的,是跟吸煙有關系的,而且中央型比較多。腫瘤細胞倍增的時間,什么叫倍增時間,就腫瘤細胞由一個變兩個,兩個變四個這個叫倍增的時間,它的倍增時間比較長。雖然非鱗癌及肺腺癌它都是發生在同一個器官,但在基因組學方面它有著顯著的差異。關于晚期腺癌,它隨著EGFR、ALK和ROS等驅動基因的逐步明確,針對應用這個驅動基因的靶向治療物,在臨床上得到廣泛的應用,但是非鱗癌卻缺少可利用的一些基因的突變。迄今為止,非鱗癌的靶向治療研究,進展還是比較緩慢的。目前國內外的研究,研究者采用了全基因組的測序和全外顯子組測序,對非鱗癌樣本進行一些檢測,全面分析了非鱗癌遺傳的改變譜。為非鱗癌的靶向治療提供了潛在的一些分子靶點。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