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宮頸癌是怎么得的
- 宮頸癌是怎么得的
-
參與醫生
淮北礦工總醫院 臧學利 主任醫師

宮頸癌是婦科最常見的一種惡性腫瘤,主要是起源于子宮頸內病變,最常見于高危的HPV持續感染。HPV是人乳頭瘤狀病毒,現在市場上炒得比較熱的宮頸癌疫苗,就是針對HPV來應用的,HPV亞型有一百多種,但是危害最大的是16和18型。特別是46歲以后年齡大患者,如果16、18型持續陽性,其宮頸癌可能性也會比較大。在25年以前,人們都認為宮頸癌的發病年齡都45-55歲,現在越來越年輕化,所以和HPV病毒持續感染非常有關系。其次,在宮頸癌之前會有宮頸內上皮內瘤變,所以我們要非常重視宮頸上皮內瘤變的處理,包括宮頸癌篩查,篩查的目的即發現宮頸上皮內瘤變。我們可以積極給她處理,可以做錐切,不一定做子宮切除。如果是宮頸癌早期,我們可以做宮頸的切除,即保留生育功能,現在有的醫院做得非常好。宮頸癌在婦科病中發病率比較高,但是其治愈效果非常好,特別是我們國家現在都倡導兩癌篩查,一是宮頸癌篩查,一是乳腺癌篩查,效果都非常好。宮頸癌現在已經知道明確病因,即是HPV感染,所以我們要重視HPV篩查,根據HPV不同亞型,給予積極處理。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