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心煩焦慮癥怎么治療
- 心煩焦慮癥怎么治療
-
參與醫生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地壇醫院 杜志剛 主任醫師

心煩焦慮癥是神經癥中相對治療效果比較好,預后也比較好的一種疾病,一般采用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具體如下:
1、藥物治療:根據患者的病情、身體情況、經濟情況、有無軀體性疾病、有無過敏因素等綜合考慮,一般建議長時間服藥,1-2年左右。停藥或加量需咨詢醫生,不能私自調整。服藥期間需注意和醫生保持聯系,出現副作用要及時解決。服用的藥物第一個是苯二氮卓類藥物,又稱為安定類藥物,其特點是起效比較快,多在30-60分鐘起效,且抗焦慮效果比較好,如較大劑量服用,可起催眠的作用。但該藥的作用時間短,可能每天需服用2-3次,像勞拉西泮、阿普唑侖,需每天服用3次,如長期大量應用,有一定軀體依賴作用,馬上停藥可出現戒斷現象,所以,其停藥時間比較長。由于該藥的鎮靜作用不是很強,故對于白天工作的患者,其影響較小。通常苯二氮卓類藥物的應用需從小劑量開始,如服用一片效果很好,則服用一片,不建議一下加到最大量,如效果不佳,可逐漸加量。同時,建議短效藥物和長效藥物的交替應用,盡量不要將一種藥物增到最大量,交替應用可減少藥物長期應用引起的依賴作用和成癮性。第二個是抗抑郁藥物。因為焦慮癥患者往往伴有神經內分泌系統紊亂而出現的神經遞質的失衡,從而引起抑郁的狀態,故應用抗抑郁的藥物,可使患者的焦慮癥狀消失。如廣泛性焦慮癥,可用鹽酸帕羅西汀、西酞普蘭、文拉法辛等;如驚恐發作的焦慮,常用治療藥物是賽樂特、西酞普蘭等;
2、心理治療:臨床醫生通過自己的語言或非語言,即肢體行為的療法,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只有患者信任你,完全依賴于你,才能與其進行心理上的交流、溝通。所以,首先要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然后再進行心理上的治療和醫學專業知識的灌輸,讓患者在接受藥物的同時,敞開心扉。
藥物治療是治標,心理治療是治本,兩者缺一不可。此外,反饋治療、放松治療、音樂療法以及行為療法等,均可綜合治療焦慮癥。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