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先天性髖關節脫位檢查方法
- 先天性髖關節脫位檢查方法
-
參與醫生
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河南省骨科醫院)東花壇院區 李剛 主治醫師

先天性髖關節脫位有很明確的遺傳傾向,所以如果父母有這個疾病,建議孩子盡早進行普查,生出來的孩子都要常規去做B超或者找專業的醫生進行體格檢查,當然,也可以在家中進行自查,簡單概括自查的六個方法:
1、先看臀紋,雙側臀紋是否對稱,臀部是否變寬,往往有病一側的臀紋比較高、比較深、比較多,同時可以觀察孩子走路的步態,孩子走路時候是否出現外旋、跛行,這都是我們需要看的東西;
2、摸,就是摸腹股溝部股動脈的搏動,脫位的病人,我們摸他股動脈的搏動,相對于健側出現減弱;
3、放,就是讓孩子屈膝、屈髖的情況下,能不能實現兩個膝關節完全放在床上,就是能不能實現蛙式位放在床邊,如果能放下來,可能我們認為髖關節脫位可以進行排查;
4、比,一般是比長度,當病人平躺的情況下,屈膝,比較兩條腿的長度,往往脫位的那一側腿部長度會變短,兩個腿的高度不一樣,這是比較;
5、推,我們專業術語叫望遠鏡試驗或者叫套疊征,就是我們拿住小腿,固定骨盆,進行望遠鏡式的抽拉動作,如果發現他的抽拉幅度比較大,證明這側髖關節出現了松動,這一側髖關節可能脫位的概率就會高,就稱之為望遠鏡試驗陽性;
6、站,就是讓他一條腿獨立負重,當患側有病的時候,在單腿負重的情況下,健側的骨盆會出現下降。
我們常規的六個檢查方法叫一看、二摸、三放、四比、五推、六站,除簡單的檢查方法以外,可能還需要去專業的醫院進行一些儀器檢查,最常用的是兩種儀器,因為六個月之內孩子骨頭還沒有完全形成,可能拍片子不是特別清楚,同時輻射比較大,我們建議六個月之內的孩子進行B超檢查,它的準確率是比較高;六個月之后的孩子,伴隨著骨骺核明顯出現,這個時候我們可以鼓勵病人做X線檢查,在做好防護的情況下,X線檢查會更清晰地反映關節的脫位情況。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