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眠藥的副作用
-
參與醫生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 賀飛 副主任藥師

安眠藥是所有鎮靜催眠藥的總稱,按化學結構分為巴比妥類、苯二氮卓類和新型的催眠藥。不同種類的鎮靜催眠藥,按起作用的快慢和作用時間長短,細分為短效中效和長效藥。長期用藥產生耐受、依賴和成癮性,突然停藥易出現反跳現象。巴比妥類藥物是第一類鎮靜催眠藥,較低劑量產生鎮靜作用,劑量加大表現催眠作用,主要有苯巴比妥、異戊巴比妥。用藥后次晨出現困倦、頭暈、嗜睡等后遺效應的不良反應較重,現在應用的比較少。第二代鎮靜催眠藥是苯二氮卓類藥物,應用最廣泛的鎮靜催眠藥,短效的用于入睡困難的咪達唑侖,中效的用于入睡困難和睡眠維持障礙的艾司唑侖,長效的用于睡眠維持障礙的地西泮即安定。此類藥物小劑量表現鎮靜作用,較大劑量產生催眠作用,優于巴比妥類藥物,副作用為宿醉、反跳性失眠、記憶損害等。停藥可出現失眠、焦慮、興奮等癥狀,比巴比妥類藥要輕。苯二氮卓類藥物用量很大時,尤其是老年人,引起以下不良反應:
1、跌倒,由于治療窗窄,用量過大,導致肌肉過度的放松和共濟失調,從而增加患者跌倒的風險,年齡越大,跌倒的風險越大;
2、譫妄;
3、呼吸衰竭,加劇慢阻肺患者的呼吸衰竭,與阿片類藥物聯合應用的時候風險更高;
4、神經生理學改變,短效的苯二氮卓會損害認知功能,使用劑量越高,對記憶的損傷越大;
5、神經變性,有研究認為苯二氮卓類藥物與阿爾茨海默癥相關;
6、汽車駕駛的患者應該謹慎使用苯二氮卓類藥物,老年人的運動反射對苯二氮卓類藥物更加敏感,可能會增加交通事故的發生率;
7、增加自殺的風險。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