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藥白芨的作用
-
參與醫生
海南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 張蕾 主管中藥師

白芨是蘭科植物白芨的干燥塊莖,味苦、甘、澀,性微寒,歸肺、肝、胃經,具有以下幾點功效:
1、收斂止血:可以增強血小板因子活性,能夠在較短時間內凝血,同時又可以抑制纖溶蛋白溶酶活性,起到局部止血作用,所以臨床常用于治療咳血、吐血、外傷出血、潰瘍出血等;
2、消腫生肌:用于治療潰瘍、皮膚皴裂等;
3、補肺:對于治療咳嗽、肺結核有一定效果;
4、抗潰瘍:白芨因為具有高度粘性,可以在胃內形成膠狀膜,能促使潰瘍面愈合,再加上白芨對葡萄球菌、鏈球菌有一定抑菌作用,因此可防止胃部感染;
5、美容養顏:白芨含有豐富揮發油和黏液質成分,磨成粉外用涂擦,可以幫助修復皮膚創面、滋潤美白。
一般用量建議煎服6-15g,研磨吞服3-6g,外用則適量,使用時需要注意,外感風寒以及內熱患者不宜服用,而且白芨在中藥配伍時,不宜于川烏、制川烏、草烏、制草烏、附子同用。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