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頸椎病的治療
-
參與醫生
北京協和醫院 林進 主任醫師

老百姓容易把很多脖子上的病都稱為頸椎病,但是也可以這么說,廣義的頸椎病即只要頸椎有毛病都叫頸椎病。在醫學上,頸椎病實際上有一定的定義,頸椎的病變或者老化、退行性變、外傷等,導致神經系統或者骨骼系統的異常,從而出現相應的綜合表現。臨床上頸椎病有很多分型,如神經根型、脊髓型、混合型、交感神經型等。但是對于老百姓來說,不用把這些搞得特別清楚,只要出現相關的不太了解的癥狀時,到醫院去由醫生判斷。如果是頸椎病,很多人可有頸項部的慢性疼痛或者急性疼痛,但是也可能有疼痛放射到上肢,出現麻、疼,甚至可牽扯到整個神經,到下肢走路不穩、下肢無力、腳底如踩棉花般,甚至走路容易暈厥等。老百姓容易把頭暈、頭疼或者腦缺血歸結于頸椎病,其實這是個誤區,要由醫院的專業醫生來判斷。
頸椎病的治療復雜,診斷是正確的情況下,看是什么類型的頸椎病,如果是廣義的,只是頸肩筋膜的慢性炎癥、疼痛、發僵,可能是勞損癥狀,經過理療、功能鍛煉,或者用些好的、科學的,比如頸椎枕,讓頸椎的生理彎曲恢復好,這時病人的癥狀便減輕或者消失;有的人如果不解決還出現有肢體麻木、神經癥狀,此時要小心,因為病人可能需要做影像學檢查,檢查神經系統是不是壓得較厲害,很重的神經系統壓迫嚴重起來時可導致癱瘓。所以有時即使壓的不那么重,如果治療不當,比如不當的按摩或者不小心受過外傷或者劇烈運動,都有可能忽然間導致神經系統的突然受壓、截癱、高位截癱。所以,一旦頸椎病明確診斷后,一定要按醫生的要求治療,戴頸托或功能鍛煉,或者僅僅吃藥,預防摔倒、預防劇烈運動、預防不正當按摩,到醫院做手術解除神經壓迫,甚至解除后病人的頸椎可能不穩,還要加上固定,讓頸椎固定到安全、合理的位置上。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