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中醫的腎虛與西醫腎衰的區別
- 中醫的腎虛與西醫腎衰的區別
-
參與醫生
邵陽市中醫醫院 肖永慶 副主任醫師

西醫學中所說的腎,是機體代謝廢物、維持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以及產生多種激素的重要器官,和心臟、肝臟一樣是實實在在存在的東西,并和輸尿管、膀胱、尿道一起構成人體的泌尿系統。
所以西醫所說的腎衰,是指腎臟的排泄毒物功能、維持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功能、內分泌功能受到損害,從而出現水腫、毒素潴留的癥狀,如惡心、嘔吐、頭暈、乏力、貧血等。
而中醫所說的腎是一種功能,沒有實質性臟器,幾乎涵蓋西醫學的泌尿系、生殖系、內分泌系和呼吸系統等諸多環節,故腎虛也就成了一個廣泛的概念。腎虛癥狀在泌尿系方面主要表現為尿頻、尿等待、小便清長。
而腎虛的其他癥狀,還可有失眠、健忘、聽力衰退、須發早白、腰膝酸軟、牙齒松動、骨關節疼痛、腎不納氣、遺精早泄、女性經期紊亂、不孕不育等表現,所以中醫的腎虛并不一定是西醫的腎炎、腎衰等泌尿性感染性疾病,也不要將中醫的腎虛誤讀是為性能力的下降。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