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的癥狀
- 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的癥狀
-
參與醫生
海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 孟杰 副主任醫師

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一般起病比較隱匿,表現為散在皮膚出血點以及其他較輕出血癥狀,比如鼻衄、牙齦出血,而紫癜和瘀斑可以出現在任何部位的皮膚和黏膜,但主要常見于下肢以及上肢遠端。血小板減少癥患者的出血表現在一定程度上與血小板計數有關,血小板數量在20-50×10^9/L之間,會出現輕度外傷出血,少數是自發性出血,比如瘀點,瘀斑等。當血小板計數<20×10^9/L,就有嚴重出血風險,而血小板數量<10×10^9/L之后,可能出現顱內自發性出血。血小板減少癥的患者查體通常沒有脾大,而少數患者可有輕度脾大,可能也與病毒感染相關。對于急性兒童發病的血小板減少癥,一般在發病前的1-3周會有呼吸道感染病史,少數會在預防接種后起病,比較急,表現為爆發性起病,可有輕度發熱、畏寒,突然間出現廣泛而嚴重的皮膚黏膜紫癜,甚至于大片瘀斑。皮膚瘀點多為全身性,以下肢為多,分布均勻,黏膜出血多見于鼻腔、齒齦,口腔可有血皰,胃腸道及泌尿系出血并不多見,不到1%的患兒有發生顱內出血而危及生命,如患者出現頭痛、惡心、嘔吐,要高度警惕顱內出血的可能,大多數患者可以自行緩解,少數患者遷延不愈,會轉為慢性血小板減少癥。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