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動脈硬化性閉塞癥的臨床特點
- 動脈硬化性閉塞癥的臨床特點
-
參與醫生
河北醫科大學第二醫院 高翔 副主任醫師

動脈硬化性閉塞癥如果造成血管多發性重度狹窄或者閉塞時,血液運輸的效率會明顯降低,可能患者在行走一段距離后,小腿出現酸脹、憋脹、無力、蒼白,甚至出現麻木等表現,主要原因是儲存的營養耗盡后,后續營養還沒有運達,此時患者需要站立一段時間,待營養隨著血液運送過來后,患者可以再行走一段距離,臨床上稱為間歇性跛行。而患者行走的距離稱為跛行距離,跛行距離越短,則說明血管堵塞越嚴重,進而營養供應障礙越嚴重。如果患者不走路時,腿部也出現疼痛,提示血液供應已較差,無法維持基本的生活需要,已經從間歇性跛行進展至靜息痛。如果患者出現靜息痛沒有得到有效治療,則會迅速進展到肢體缺血壞死。目前臨床認為患者的跛行距離在500米以上,無需積極進行手術干預。而如果患者跛行距離為200-500米,需根據患者對生活質量的要求,決定是否進行手術干預。但如果患者的跛行距離低于200米,通常需要進行手術。

相關視頻